石榴樹

可憐顏色好陰涼,葉剪紅箋花撲霜。 傘蓋低垂金翡翠,熏籠亂搭繡衣裳。 春芽細炷千燈燄,夏蕊濃焚百和香。 見說上林無此樹,只教桃柳佔年芳。
拼音

所属合集

#石榴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可憐:可愛。
  • 紅牋:紅色的紙片,這裡比喻石榴葉的顔色。
  • 花撲霜:花朵上覆蓋著霜,形容花色潔白。
  • 繖蓋:比喻樹冠。
  • 金翡翠:金色的翡翠鳥,這裡形容樹葉的顔色。
  • 燻籠:用來燻香的籠子。
  • 綉衣裳:綉花的衣服,這裡比喻石榴樹的美麗。
  • 春芽細炷千燈燄:春天的嫩芽像點燃的千盞燈火。
  • 夏蕊濃焚百和香:夏天的花朵盛開,散發出濃鬱的香氣。
  • 上林:指皇家園林。
  • 桃柳:桃花和柳樹,常用來象征春天的美麗。

繙譯

可愛的石榴樹,它的顔色和隂涼多麽宜人,葉子像剪裁的紅色紙片,花朵潔白如霜。 樹冠低垂,金色的葉子如同翡翠鳥的羽毛,燻香籠子隨意搭在綉花的衣裳上。 春天的嫩芽像是點燃的千盞燈火,夏天的花朵盛開,散發出濃鬱的香氣。 聽說皇家園林裡沒有這樣的樹,衹讓桃花和柳樹佔據著春天的美麗。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石榴樹的美麗和獨特。詩中,“葉剪紅牋花撲霜”一句,既形象又富有詩意,將石榴葉比作剪裁精美的紅紙,花朵則潔白如霜,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後文通過“春芽細炷千燈燄,夏蕊濃焚百和香”進一步以春天的嫩芽和夏天的花朵來象征石榴樹的生命力和芬芳,語言優美,意境深遠。結尾処提到皇家園林中無此樹,暗示了石榴樹的珍貴和獨特,同時也表達了對這種自然美的珍眡和贊美。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