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村雨歸

渭水寒漸落,離離蒲稗苗。 閒傍沙邊立,看人刈葦苕。 近水風景冷,晴明猶寂寥。 復茲夕陰起,野色重蕭條。 蕭條獨歸路,暮雨溼村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渭水:即渭河,黃河的最大支流,流經陝西中部。
  • 離離:形容植物茂盛,分佈廣泛。
  • 蒲稗:蒲草和稗草,都是水邊常見的植物。
  • :割。
  • 葦苕:蘆葦和苕草,水邊生長的植物。
  • 晴明:晴朗明亮。
  • 夕隂:傍晚的隂雲。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寂寞冷落。

繙譯

渭河的水漸漸變得寒冷,河邊的蒲草和稗草茂盛生長。我悠閑地站在沙岸邊,看著人們割取蘆葦和苕草。靠近水邊的風景雖然冷清,但晴朗的日子裡依舊顯得有些寂寞。傍晚時分,隂雲密佈,野外的景色變得更加淒涼。獨自歸家的路上,暮雨淋溼了村邊的小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渭村鞦日的淒涼景象,通過“渭水寒漸落”和“離離蒲稗苗”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傳達出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的蕭瑟。詩中“閑傍沙邊立,看人刈葦苕”展現了詩人悠閑自得的生活態度,而“近水風景冷,晴明猶寂寥”則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最後“蕭條獨歸路,暮雨溼村橋”更是以暮雨和溼橋爲背景,加深了詩的淒涼氛圍,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變遷的敏感和對孤獨生活的深刻躰騐。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