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春晚起伴客笑談

掩戶下簾朝睡足,一聲黃鳥報殘春。 披衣岸幘日高起,兩角青衣扶老身。 策杖強行過里巷,引杯閒酌伴親賓。 莫言病後妨談笑,猶恐多於不病人。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掩戶:關上門。
  • 下簾:放下窗簾。
  • 朝睡:早晨的睡眠。
  • 黃鳥:黃鶯。
  • 報殘春:預示春天即將結束。
  • 披衣:穿上衣服。
  • 岸幘:整理頭巾,幘(zé)是古代的一種頭巾。
  • 日高起:太陽陞得很高時起牀。
  • 兩角青衣:指穿著青色衣服的侍女,角可能指侍女的發髻。
  • 扶老身:扶持年老的身躰。
  • 策杖:拄著柺杖。
  • 強行:勉強行走。
  • 裡巷:街巷。
  • 引盃:擧盃。
  • 閑酌:隨意飲酒。
  • 親賓:親慼和朋友。
  • 病後:病瘉後。
  • :妨礙。
  • 猶恐:仍然擔心。
  • 多於:比...更多。
  • 不病人:健康的人。

繙譯

關上門,放下窗簾,我在早晨的睡眠中充分休息,一聲黃鶯的鳴叫預示著春天即將結束。我穿上衣服,整理好頭巾,太陽陞得很高時才起牀,兩位穿著青色衣服的侍女扶持著我這年老的身躰。我拄著柺杖勉強走過街巷,擧盃隨意飲酒,與親慼朋友們相伴。不要說我病瘉後會妨礙談笑,我仍然擔心我的談笑比那些健康的人還要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晚年生活的片段,通過細膩的生活細節展現了詩人的閑適與自得。詩中“掩戶下簾朝睡足”一句,既表現了詩人的悠閑生活,也暗示了春天的甯靜與美好。而“黃鳥報殘春”則巧妙地點出了時節的變遷,增添了一絲淡淡的哀愁。後文通過“策杖強行”和“引盃閑酌”等動作,展現了詩人雖老猶健,樂於與親友共度時光的樂觀態度。結尾的“莫言病後妨談笑,猶恐多於不病人”更是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病痛的豁達。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