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牛相公宮城早秋寓言見示兼呈夢得
七月中氣後,金與火交爭。
一聞白雪唱,暑退清風生。
碧樹未搖落,寒蟬始悲鳴。
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
疏受老慵出,劉楨疾未平。
何人伴公醉,新月上宮城。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月中氣:指農曆七月的氣候特徵。
- 金與火交爭:金代表秋季,火代表夏季,這裏指夏秋交替時節的氣候變化。
- 白雪唱:指高雅的音樂或詩歌,比喻清涼之音。
- 暑退:暑氣消退。
- 清風生:清涼的風開始吹拂。
- 碧樹:綠樹。
- 搖落:落葉。
- 寒蟬:秋天的蟬,因其鳴聲悽切,常用來象徵秋意。
- 夜涼:夜晚的涼爽。
- 枕簟:枕頭和席子。
- 秋燥:秋天的乾燥。
- 衣巾:衣服和頭巾。
- 疏受:疏遠,不親近。
- 老慵:年老而懶散。
- 劉楨:東漢末年文學家,此處可能指代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疾未平:疾病未痊癒。
- 新月:月初的月亮,形狀如鉤。
- 宮城:皇宮及其周圍的城牆。
翻譯
在七月中旬之後,金秋與炎夏的氣息相互爭鬥。 一旦聽到高雅的音樂,暑氣便消退,清涼的風隨之而生。 綠樹尚未開始落葉,秋天的蟬已經開始悲鳴。 夜晚涼爽,枕頭和席子顯得格外滑潤,秋天的乾燥使得衣物和頭巾感覺輕盈。 疏遠而懶散的老人不願外出,劉楨的病還未痊癒。 有誰陪伴着您共飲,新月正緩緩升起在宮城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末秋初的景象,通過對比暑退與清風、碧樹與寒蟬,表達了季節交替時的微妙變化。詩中「白雪唱」與「暑退清風生」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音樂帶來的心靈清涼。後句通過「夜涼枕簟滑,秋燥衣巾輕」進一步以細膩的感觸描繪秋夜的舒適與秋日的乾燥。結尾的「新月上宮城」則增添了一抹靜謐而莊嚴的色彩,反映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與對友情的珍視。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 《 前有別楊柳枝絕句夢得繼和雲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又復戲答 》 —— [ 唐 ] 白居易
- 《 春夜喜雪有懷王二十二 》 —— [ 唐 ] 白居易
- 《 十二時行孝文 》 —— [ 唐 ] 白居易
- 《 三年冬隨事鋪設小堂寢處稍似穩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懷 》 —— [ 唐 ] 白居易
- 《 北亭臥 》 —— [ 唐 ] 白居易
- 《 早春憶遊思黯南莊因寄長句 》 —— [ 唐 ] 白居易
- 《 冬日平泉路晚歸 》 —— [ 唐 ] 白居易
-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自勸二首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