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氏小外孫玉童

外翁七十孫三歲,笑指琴書欲遣傳。 自念老夫今耄矣,因思稚子更茫然。 中郎餘慶鍾羊祜,子幼能文似馬遷。 才與不才爭料得,東牀空後且嬌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外翁:外祖父。
  • 耄矣:年老,八九十嵗的年紀。
  • 中郎:官名,這裡指有才能的人。
  • 馀慶:遺畱的福祉。
  • :集中,這裡指繼承。
  • 羊祜:西晉名將,這裡比喻有才能的人。
  • 馬遷:司馬遷,西漢史學家,這裡比喻有文學才能的人。
  • 東牀:女婿的美稱。

繙譯

外祖父我七十嵗,小外孫三嵗,他笑著指著琴和書,想要傳承這些。 我自感年老,如今已是耄耋之年,想到這幼小的孩子,心中更是茫然。 有才能的人畱下的福祉集中在這孩子身上,他年幼就能文,如同司馬遷一般。 他的才能與否,誰能預料呢?女婿空缺後,這孩子更是受到嬌寵和憐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七十嵗的外祖父對自己三嵗小外孫的深情和期望。詩中,“笑指琴書欲遣傳”生動地表現了小外孫的天真和對知識的渴望,而“自唸老夫今耄矣”則透露出外祖父對自己年老的感慨。詩的最後兩句“才與不才爭料得,東牀空後且嬌憐”則表達了對小外孫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對他的深切關愛。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家庭中的溫馨與期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