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廬山舊草堂兼呈二林寺道侶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雖在鬢如絲。
登山尋水應無力,不似江州司馬時。
漸伏酒魔休放醉,猶殘口業未拋詩。
君行過到爐峯下,爲報東林長老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鬢如絲:形容頭髮花白,像絲一樣細。
- 江州司馬:指白居易自己,他曾任江州司馬。
- 酒魔:指對酒的嗜好,這裏比喻酒癮。
- 口業:指言語上的過失或不善之言。
- 爐峯:指廬山的一座山峯。
- 東林:指東林寺,廬山的一座著名寺廟。
翻譯
三十年前,我是這座草堂的主人,如今雖然還在,但雙鬢已如絲般白。 登山尋水可能已力不從心,不再像當年擔任江州司馬時那樣。 我已漸漸控制酒癮,不再放縱醉意,但仍未能完全放棄詩歌創作。 你若經過爐峯之下,請告知東林寺的長老,我還記得他們。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晚年對往昔生活的回憶與感慨。詩中,「鬢如絲」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老態,而「不似江州司馬時」則表達了對年輕時活力的懷念。詩人在控制酒癮的同時,仍未放棄詩歌,顯示了他對詩歌的熱愛與執着。最後,詩人通過請友人告知東林寺長老自己的近況,表達了對舊日道侶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晚年的心境與對過去的深情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