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暮夜長病中燈下聞盧尹夜宴以詩戲之且爲來日張本也

榮鬧興多嫌晝短,衰閒睡少覺明遲。 當君秉燭銜杯夜,是我停飧服藥時。 枕上愁吟堪發病,府中歡笑勝尋醫。 明朝強出須謀樂,不擬車公更擬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歲暮:年末。
  • 夜長:夜晚時間感覺較長。
  • 病中:生病期間。
  • 燈下:在燈光下。
  • 盧尹:人名,可能是白居易的朋友或同僚。
  • 夜宴:夜晚的宴會。
  • 張本:預先安排或準備。
  • 榮鬧:繁華熱鬧。
  • 興多:興致高。
  • 嫌晝短:嫌白天時間短。
  • 衰閒:衰老閒散。
  • 睡少:睡眠少。
  • 覺明遲:天亮得晚。
  • 秉燭:手持蠟燭,指夜晚活動。
  • 銜杯:飲酒。
  • 停飧:停止用餐,指因病不能進食。
  • 服藥:吃藥物。
  • 枕上愁吟:躺在牀上因病痛而吟詠。
  • 堪發病:足以引發疾病。
  • 府中:指盧尹的家中。
  • 歡笑勝尋醫:歡笑比尋醫更有益。
  • 強出:勉強外出。
  • 須謀樂:必須尋找樂趣。
  • 不擬車公:不打算像車公那樣。
  • 更擬誰:還能像誰呢。

翻譯

年末的夜晚顯得特別漫長,我在病中燈下,聽到盧尹舉辦夜宴的消息。我寫這首詩來戲謔他,也爲未來可能的相聚做準備。

我身處繁華熱鬧之中,興致高漲,卻嫌白天太短;而當我衰老閒散,睡眠減少,天亮又似乎來得太晚。當你手持蠟燭,夜晚飲酒作樂時,正是我因病停食,服藥的時候。

躺在牀上因病痛而吟詠,這足以引發疾病;而你家中傳來的歡笑聲,聽起來比尋醫問藥還要有益。明天我若勉強外出,必須尋找樂趣,不打算像車公那樣,還能像誰呢?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病中對友人夜宴的幽默迴應。詩中,白居易通過對比自己病中的孤獨與友人夜宴的歡樂,表達了對生活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視。詩的語言簡潔,情感真摯,既展現了詩人的幽默感,也透露出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通過這種對比,詩人不僅表達了對友人生活的羨慕,也反映了自己對健康和快樂的渴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