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形勝

餘杭形勝四方無,州傍青山縣枕湖。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 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 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餘杭:今杭州市,古稱餘杭。
  • 形勝:地理形勢優越。
  • 州傍青山:州城依傍着青山。
  • 縣枕湖:縣城緊靠着湖泊。
  • 繞郭荷花三十里:環繞城牆的荷花綿延三十里。
  • 拂城松樹一千株:拂過城牆的松樹有一千株。
  • 夢兒亭:亭名,古時傳說與謝靈運有關。
  • 教妓樓:教授妓女技藝的樓閣。
  • 新道姓蘇:新近傳說姓蘇的人在此教授妓女。
  •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風光不稱白髭鬚:風光雖好,但不適合年老有白鬍須的人。

翻譯

餘杭的地理形勢在四方中無與倫比,州城依傍着青山,縣城緊靠着湖泊。環繞城牆的荷花綿延三十里,拂過城牆的松樹有一千株。古老的夢兒亭傳說與謝靈運有關,新近傳說姓蘇的人在教妓樓教授妓女。唯獨我這位使君年紀太大,這美麗的風光並不適合我這白髮蒼蒼的老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餘杭的秀麗景色和豐富的人文歷史,通過「州傍青山縣枕湖」、「繞郭荷花三十里」等句,生動展現了餘杭的自然美景。同時,詩中提到的「夢兒亭古傳名謝」、「教妓樓新道姓蘇」等,又融入了當地的歷史傳說和文化特色。最後兩句「獨有使君年太老,風光不稱白髭鬚」,則流露出詩人對年華老去的感慨,以及對美景與自身境況不相稱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餘杭美景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