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遊西武

不厭西丘寺,閒來即一過。 舟船轉雲島,樓閣出煙蘿。 路入青松影,門臨白月波。 魚跳驚秉燭,猿覷怪鳴珂。 搖曳雙紅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羅綺,鍾梵避笙歌。 領郡時將久,遊山數幾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丘寺:指西武陵的寺廟。
  • 雲島:形容水面上的船隻如同在雲中漂浮的小島。
  • 煙蘿:指煙霧繚繞的藤蘿,形容樓閣周圍環境幽靜。
  • 青松影:青松的影子。
  • 白月波:月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
  • 秉燭:手持蠟燭。
  • 猿覷:猿猴窺視。
  • 怪鳴珂:奇怪的鳴珂聲,珂是古代官員帽上的裝飾,行走時會發出聲響。
  • 搖曳:輕輕搖動。
  • 紅旆:紅色的旗幟。
  • 娉婷:形容女子姿態美好。
  • 翠娥:指美麗的女子。
  • 香花:芬芳的花朵。
  • 羅綺:華麗的絲綢衣物。
  • 鍾梵:指寺廟中的鐘聲和梵音。
  • 笙歌:音樂和歌唱。
  • 領郡:擔任郡守。
  • 遊山:遊歷山水。

翻譯

我不厭倦西武陵的寺廟,閒暇時就會去一次。船隻在水面上轉動,如同雲中的小島,樓閣在煙霧繚繞的藤蘿中顯現。道路穿過青松的影子,門對着月光照耀的水波。魚兒跳躍,驚動了手持蠟燭的人,猿猴好奇地窺視着奇怪的鳴珂聲。雙面飄揚着紅色的旗幟,十位美麗的女子姿態優雅。芬芳的花朵和華麗的絲綢衣物相映成趣,寺廟的鐘聲和梵音避開了音樂和歌唱。我擔任郡守的時間將會很長,遊歷山水的機會又有多少呢?一年中有十二次,既不多也不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夜晚遊覽西武陵寺廟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寺廟的寧靜與美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雲島」、「煙蘿」、「青松影」、「白月波」,構建了一個幽靜而神祕的夜晚景象。同時,詩人通過對「魚跳」、「猿覷」等生動細節的描寫,增添了詩的趣味性和生動感。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遊山玩水的喜愛,以及對擔任郡守生活的感慨,體現了其淡泊名利、嚮往自然的生活態度。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