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天竺靈隱兩寺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爲海榴開。 黃紙除書到,青宮詔命催。 僧徒多悵望,賓從亦裴回。 寺闇煙埋竹,林香雨落梅。 別橋憐白石,辭洞戀青苔。 漸出鬆間路,猶飛馬上杯。 誰教冷泉水,送我下山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紙除書:指皇帝的詔書。
  • 青宮:指東宮,即太子所居之地。
  • 裴回:徘徊,來回走動。
  • :同「暗」,昏暗。
  • 辭洞:離開洞穴。
  • :留戀,不捨。
  • 鬆間路:松林間的小路。
  • 馬上杯:馬背上的酒杯,指在馬上飲酒。
  • 冷泉:指冷泉亭,位於杭州西湖附近。

翻譯

在郡中度過了六百天,入山遊覽了十二次。 曾因月下桂花飄落而留宿,又因海棠花開而陶醉。 皇帝的詔書到來,太子的命令催促。 僧人們多有悵然若失之感,賓客們也徘徊不去。 寺廟昏暗,煙霧瀰漫在竹林中,林中香氣伴隨着雨落梅花。 離別橋樑時憐惜白石,離開洞穴時留戀青苔。 漸漸走出松林間的小路,仍在馬背上舉杯暢飲。 是誰讓冷泉水,送我下山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白居易在杭州任職期間,頻繁遊覽天竺和靈隱兩寺的情景。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山林之美的留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的「月桂落」、「海榴開」等意象生動展現了山中的自然美景,而「黃紙除書」、「青宮詔命」則反映了官場的繁忙與壓力。結尾的「冷泉水,送我下山來」則帶有一種無奈和不捨,體現了詩人對山林生活的嚮往和對官場生涯的矛盾心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