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種花二首
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
漠漠花落盡,翳翳葉生初。
每日領童僕,荷鋤仍決渠。
剗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樹低數尺,大樹長丈餘。
封植來幾時,高下隨扶疏。
養樹既如此,養民亦何殊。
將欲茂枝葉,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勸農均賦租。
云何茂枝葉,省事寬刑書。
移此爲郡政,庶幾氓俗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漠漠:形容花落的樣子,密密麻麻。
- 翳翳:形容樹葉初生的樣子,茂密而遮蔽。
- 決渠:開渠,指挖掘水渠。
- 剗土:剷土。
- 壅:堆積,這裏指培土。
- 封植:種植,栽培。
- 扶疏:枝葉茂盛分披的樣子。
- 勸農:鼓勵農業生產。
- 均賦租:公平地徵收賦稅。
- 省事:減少繁瑣的行政事務。
- 寬刑書:減輕刑法,減少刑罰。
- 氓俗:民衆的風俗習慣。
- 蘇:復甦,恢復生機。
翻譯
東坡的春天即將結束,樹木現在長得如何呢? 花兒密密麻麻地落盡了,樹葉茂密地初生。 每天帶領着童僕,扛着鋤頭挖掘水渠。 剷土培土保護樹根,引水灌溉枯萎的樹木。 小樹只有幾尺高,大樹則有一丈多長。 種植樹木不久,它們就茂盛分披。 養樹就像這樣,養民又有何不同呢? 想要樹枝葉茂盛,必須先保護好樹根。 如何保護樹根呢?就是鼓勵農業生產,公平徵收賦稅。 如何讓樹枝葉茂盛呢?就是減少繁瑣的行政事務,減輕刑法。 將這些原則應用於郡政,或許能使民衆的風俗習慣恢復生機。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東坡種花的情景,隱喻了治理國家的道理。白居易以種樹爲喻,強調了養民如同養樹,必須從根本上着手,即通過鼓勵農業、公平徵稅、減少行政事務和減輕刑法來保護和培養民衆。詩中「養樹既如此,養民亦何殊」一句,巧妙地將種樹與治國相聯繫,表達了作者對於國家治理的深刻見解。整首詩語言樸實,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現實主義風格和深刻的社會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