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香殿留遺影,春朝玉戶開。
羽衣重素幾,珠網儼輕埃。
石自蓬山得,泉經太液來。
柳絲遮綠浪,花粉落青苔。
鏡掩鸞空在,霞消鳳不回。
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真觀:道觀名,唐代皇家道觀。
- 公主山池院:指公主在玉真觀內的園林。
- 香殿:指道觀內的殿堂,因焚香而得名。
- 玉戶:指道觀的大門,形容其華美。
- 羽衣:指道士的服飾,象徵仙風道骨。
- 素幾:素色的几案,供放置物品。
- 珠網:裝飾有珠子的網狀物,可能用於裝飾或遮蔽。
- 儼:整齊、莊重的樣子。
- 輕埃:微塵,形容環境清潔。
- 蓬山:神話中的仙山,比喻玉真觀。
- 太液: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名,比喻泉水來源高貴。
- 柳絲:柳樹的細長枝條。
- 綠浪:形容柳枝隨風搖曳的樣子。
- 花粉:花的花粉。
- 青苔:生長在陰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 鏡掩鸞空在:鏡子中鸞鳥的影像已消失,但鏡子仍在,比喻人去樓空。
- 霞消鳳不回:霞光消散,鳳凰不再歸來,比喻美好時光不再。
- 上仙:指高位的仙人。
翻譯
道觀內的殿堂留下了公主的遺影,春天的早晨,華美的大門敞開。道士的羽衣和素色的几案顯得格外莊重,裝飾着珠子的網狀物上幾乎沒有塵埃。石頭來自神話中的仙山,泉水則源自皇家的太液池。柳樹的枝條遮掩着綠色的波浪,花粉落在青苔上。鏡子中鸞鳥的影像已不復存在,霞光消散,鳳凰也不再歸來。只剩下那古老的桃樹,據說是高位的仙人所栽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玉真觀公主山池院的靜謐與幽美,通過對香殿、玉戶、羽衣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道觀的莊嚴與神祕。詩中「石自蓬山得,泉經太液來」等句,巧妙地運用神話元素,增添了詩意與遐想。結尾的「唯餘古桃樹,傳是上仙栽」則帶有一種超脫塵世的仙氣,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司空曙對道觀景緻的細膩感受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唐代詩人。約唐代宗大曆初前後在世。大曆年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爲至交。性耿介,不幹權要。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闢致幕府。授洛陽主簿。未幾,遷長林縣丞。累官左拾遺。終水部郎中。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詩風閒雅疏淡。
► 165篇诗文
司空曙的其他作品
- 《 和李員外與舍人詠玫 》 —— [ 唐 ] 司空曙
- 《 送李嘉祐正字括圖書兼往揚州覲省 》 —— [ 唐 ] 司空曙
- 《 御製雨後出城觀覽敕朝臣已下屬和 》 —— [ 唐 ] 司空曙
- 《 玩花與衛象 》 —— [ 唐 ] 司空曙
- 《 雜興 》 —— [ 唐 ] 司空曙
- 《 同張參軍喜李尚書寄新琴 》 —— [ 唐 ] 司空曙
- 《 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之贈 》 —— [ 唐 ] 司空曙
- 《 冬夜耿拾遺王秀才就宿因傷故人 》 —— [ 唐 ] 司空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