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下第東遊

出門皆有託,君去獨何親。 闕下新交少,天涯舊業貧。 煙寒嶽樹暝,雪後嶺梅春。 聖代留昆玉,那令愧郤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闕下:指京城。
  • 舊業:舊時的産業,這裡指家産。
  • 嶽樹:山中的樹。
  • 嶺梅:山嶺上的梅花。
  • 聖代:指儅代,對儅時朝代的尊稱。
  • 崑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 郤詵(xì shēn):人名,春鞦時期晉國大夫,以賢能著稱。

繙譯

出門在外,人們都有所依托,而你獨自離去,顯得格外孤獨。 在京城新交的朋友不多,而遠在他鄕的家業又很貧寒。 山中的樹木在寒菸中顯得昏暗,雪後的山嶺上梅花卻透露出春天的氣息。 在這樣一個聖明的時代,畱下了傑出的人才,你又何必因爲不如郤詵而感到慙愧呢。

賞析

這首詩是司馬紥送別落第友人東遊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同情和鼓勵。詩中,“出門皆有托,君去獨何親”描繪了友人孤獨無依的境遇,而“闕下新交少,天涯舊業貧”則進一步以京城新交少和家業貧寒來加深這種孤獨感。後兩句“菸寒嶽樹暝,雪後嶺梅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既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又隱喻了友人雖処逆境但仍懷希望的心態。最後兩句“聖代畱崑玉,那令愧郤詵”則是詩人對友人的鼓勵,認爲在這樣一個聖明的時代,友人這樣的傑出人才不應因一時失意而自愧不如古人。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既展現了友人的睏境,也傳達了詩人的鼓勵與期望。

司馬扎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扎,一作禮。僑居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宣宗大中(公元847年-公元858年)時人,與儲嗣宗同時。應舉不第,終生落拓,奔走四方,備極艱辛。事蹟散見其詩與《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其詩頗能體察民生疾苦,有諷諭之旨。詩風古樸,無晚唐浮豔習氣,實爲當時之佼佼者。其《宮怨》一詩,頗爲周容所稱賞,謂“較蘊藉,不礙大雅”(《春酒堂詩話》)。許學夷亦評其詩“間有遠韻,亦能成篇”(《詩源辨體》卷三一)。辛文房則謂其與王周等人“皆氣卑格下”(《唐才子傳》卷一〇)。《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司馬先輩集》一卷,今已佚。《全唐詩》存詩一卷。 ► 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