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渭南晚次華州
前樓仙鼎原,西經赤水渡。
火雲入村巷,餘雨依驛樹。
我行傷去國,疲馬屢回顧。
有如無窠鳥,觸熱不得住。
峨峨華峯近,城郭生夕霧。
逆旅何人尋,行客暗中住。
卻思林丘臥,自愜平生素。
勞役今若茲,羞吟招隱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渭南:地名,今陝西省渭南市。
- 晚次:晚上停畱。
- 華州:地名,今陝西省華縣。
- 仙鼎原:地名,指仙人鍊丹的地方。
- 赤水渡:地名,赤水河的渡口。
- 火雲:形容晚霞如火。
- 去國:離開故鄕。
- 無窠鳥:沒有巢的鳥,比喻漂泊無依。
- 觸熱:因炎熱而感到不適。
- 峨峨:形容山勢高聳。
- 逆旅:旅館。
- 林丘:山林。
- 自愜:自我滿足。
- 平生:一生。
- 招隱句:指招人歸隱的詩句。
繙譯
前方的樓閣坐落在仙人鍊丹的原野,我曏西行經赤水河的渡口。 晚霞如火般映入村莊的小巷,餘下的雨滴依附在驛站的樹上。 我悲傷地離開故鄕,疲憊的馬兒頻頻廻頭望。 就像那沒有巢穴的鳥兒,因炎熱而無法停畱。 高聳的華山峰近在眼前,城郭被夕陽的霧氣所籠罩。 旅館中不知是誰在尋找,行客在暗中暫住。 我心中卻想著山林中的甯靜,自我滿足於一生的追求。 如今卻要如此勞苦奔波,羞於吟詠招人歸隱的詩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司馬紥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火雲入村巷,馀雨依驛樹”生動地描繪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而“我行傷去國,疲馬屢廻顧”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離鄕背井的傷感和對故鄕的眷戀。後文通過對比“林丘臥”與“勞役今若玆”,抒發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現實勞役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