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春池

白蘋湘渚曲,綠筱剡溪口。 各在天一涯,信美非吾有。 何如此庭內,水竹交左右。 霜竹百千竿,煙波六七畝。 泓澄動階砌,澹濘映戶牖。 蛇皮細有紋,鏡面清無垢。 主人過橋來,雙童扶一叟。 恐污清泠波,塵纓先抖擻。 波上一葉舟,舟中一尊酒。 酒開舟不繫,去去隨所偶。 或繞蒲浦前,或泊桃島後。 未撥落杯花,低衝拂面柳。 半酣迷所在,倚榜兀回首。 不知此何處,復是人寰否。 誰知始疏鑿,幾主相傳受。 楊家去雲遠,田氏將非久。 天與愛水人,終焉落吾手。
拼音

所属合集

#池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蘋(pín):一種水生植物,又稱水萍。
  • 湘渚:湘江的岸邊。
  • 綠筱(xiǎo):綠色的嫩竹。
  • 剡溪:河流名,位於今浙江省。
  • 天一涯:天涯海角,極遠的地方。
  • 信美:確實美麗。
  • 霜竹:指竹子,因竹葉在霜後更顯青翠。
  • 泓澄(hóng chéng):水清澈見底。
  • 澹濘(dàn nìng):水波平靜。
  • 戶牖(yǒu):門窗。
  • 蛇皮細有紋:形容水面波紋細膩如蛇皮。
  • 鏡面清無垢:形容水面平靜如鏡,清澈無瑕。
  • 塵纓:塵土和頭巾,比喻世俗的束縛。
  • 抖擻(dǒu sǒu):振作,擺脫。
  • 蒲浦:長滿蒲草的水邊。
  • 桃島:桃花盛開的小島。
  • 撥落杯花:撥開杯中的浮花。
  • 倚榜:倚靠在船槳上。
  • (wù):突然。
  • 人寰(huán):人間。
  • 疏鑿:開鑿,指修建池塘。
  • 相傳受:世代相傳。
  • 楊家:指楊氏家族,古代有名望的家族。
  • 田氏:另一古代有名望的家族。
  • 愛水人:喜愛水景的人。

翻譯

在湘江岸邊的白蘋和剡溪口的綠竹,雖然各自美麗,但都遠在天邊,不屬於我。哪比得上這庭院中的水竹,左右交錯。這裏有百千竿霜竹,六七畝煙波。水清澈見底,波紋細膩如蛇皮,水面平靜如鏡,清澈無瑕。主人過橋來,兩個童子扶着一位老者。他擔心污染了清澈的水波,先抖掉身上的塵土。水面上漂着一葉小舟,舟中有一壺酒。酒一開,舟就隨波逐流,隨遇而安。有時繞過蒲草叢生的水邊,有時停泊在桃花盛開的小島後。還未撥開杯中的浮花,就被拂面的柳枝遮擋。半醉半醒間,不知身在何處,倚靠在船槳上,突然回首。不知這是哪裏,還是人間嗎?誰知道這池塘最初是如何開鑿的,幾代主人相傳。楊家已經遠去,田氏也不會長久。天意讓這愛水之人,最終擁有了這一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庭院中水景的深情讚美。通過對庭院中水竹、煙波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珍視。詩中「信美非吾有」一句,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美景的無奈和對自己庭院美景的滿足。後文通過對舟中飲酒、隨波逐流的描寫,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結尾處對池塘歷史的思考,以及對自己能夠擁有這片美景的感慨,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