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童薛陽陶吹觱慄歌

剪削乾蘆插寒竹,九孔漏聲五音足。 近來吹者誰得名,關璀老死李袞生。 袞今又老誰其嗣,薛氏樂童年十二。 指點之下師授聲,含嚼之間天與氣。 潤州城高霜月明,吟霜思月欲發聲。 山頭江底何悄悄,猿聲不喘魚龍聽。 翕然聲作疑管裂,詘然聲盡疑刀截。 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 急聲圓轉促不斷,轢轢轔轔似珠貫。 緩聲展引長有條,有條直直如筆描。 下聲乍墜石沈重,高聲忽舉雲飄蕭。 明旦公堂陳宴席,主人命樂娛賓客。 碎絲細竹徒紛紛,宮調一聲雄出羣。 衆音覼縷不落道,有如部伍隨將軍。 嗟爾陽陶方稚齒,下手發聲已如此。 若教頭白吹不休,但恐聲名壓關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觱慄(bì lì):古代一種吹奏樂器,類似於笛子。
  • 九孔:指觱慄上的九個音孔。
  • 五音:古代音樂中的五個基本音,即宮、商、角、徵、羽。
  • 關璀:唐代著名音樂家。
  • 李袞:唐代音樂家,關璀的弟子。
  • 薛氏樂童:指薛陽陶,詩中的主角,一個十二歲的音樂天才。
  • 含嚼:指吹奏樂器時的氣息控制。
  • 潤州:今江蘇鎮江。
  • 翕然(xī rán):形容聲音突然響起。
  • 詘然(qū rán):形容聲音突然停止。
  • 轢轢轔轔(lì lì lín lín):形容聲音連續不斷。
  • 覼縷(luó lǚ):形容聲音細密連綿。
  • 稚齒:指年幼。

翻譯

剪下乾燥的蘆葦,插入寒冷的竹管,這觱慄有九個孔,能發出完整的五音。 近來吹奏者誰能出名?關璀已老死,李袞還活着。 李袞現在也老了,誰來繼承他的技藝?薛氏的樂童,年僅十二歲。 在指點的瞬間學會吹奏,含氣之間天賦異稟。 潤州城高,霜月明亮,吟唱霜月,準備發聲。 山頭江底多麼靜悄悄,猿聲不響,魚龍在聽。 聲音突然響起,彷彿管子要裂開,聲音突然停止,彷彿刀切一般。 有時聲音柔軟無骨,有時聲音頓挫有棱角。 急促的聲音圓轉不斷,連續如珠子貫穿。 緩慢的聲音展開如長條,直直如筆描繪。 低沉的聲音如墜石,高亢的聲音如雲飄。 明天早晨,公堂上擺設宴席,主人命令樂師娛樂賓客。 細碎的絲竹聲紛紛響起,一聲宮調雄壯出衆。 衆音細密連綿,不偏離正道,如同部伍跟隨將軍。 哎,你這薛陽陶,年幼如此,已能如此發聲。 若讓你長大,吹奏不休,恐怕你的聲名將超越關璀和李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音樂天才薛陽陶吹奏觱慄的情景,通過豐富的音樂描寫,展現了薛陽陶的音樂才華和吹奏技巧。詩中,白居易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比喻,如將薛陽陶與已故的音樂家關璀和仍在世的李袞相比較,突出了薛陽陶的非凡天賦。同時,通過對觱慄聲音的細膩描繪,傳達了音樂的美感和力量,以及薛陽陶對音樂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整首詩不僅讚美了薛陽陶的音樂才能,也反映了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和音樂人才的輩出。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