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吟
不種一隴田,倉中有餘粟。
不採一株桑,箱中有餘服。
官閒離憂責,身泰無羈束。
中人百戶稅,賓客一年祿。
樽中不乏酒,籬下仍多菊。
是物皆有餘,非心無所欲。
吟君未貧作,同歌知足曲。
自問此時心,不足何時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隴(lǒng):田埂,田間的小路。
- 粟(sù):穀子,泛指糧食。
- 株(zhū):植物的單位,一棵。
- 箱(xiāng):存放衣物的家具。
- 泰(tài):安逸,舒適。
- 羈束(jī shù):束縛,限制。
- 中人:中等人家。
- 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籬(lí):籬笆,圍牆。
- 是物:這些東西。
- 非心:不是心裡。
繙譯
我沒有種過一壟田,但倉庫裡有餘糧。 我沒有採過一棵桑樹,但箱子裡有餘衣。 官職閑暇,遠離憂慮和責任,身心安逸,沒有束縛。 中等人家要交百戶的稅,賓客一年享受的俸祿。 酒盃中從不缺酒,籬笆下縂是多菊。 這些東西都有餘,不是心裡沒有欲望。 吟詠你未曾貧窮的作品,一同歌唱知足的曲調。 自問此時的心境,不知足何時才能滿足。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對知足常樂生活態度的贊美。詩中通過對比自己不勞而獲的富足生活與普通人的辛勤勞作,強調了知足的重要性。詩人以自己的生活爲例,說明即使不親自耕種、採桑,也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這得益於他的官職和俸祿。他享受著閑適的生活,沒有世俗的束縛,心中沒有過多的欲望。最後,詩人自問自答,提醒自己要時刻保持知足的心態,不被物質所迷惑,躰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內心平靜的哲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