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晨霞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發真念,念此閻浮人。 左命大迦葉,右召桓提因。 千萬化菩薩,百億諸鬼神。 上自非相頂,下及風水輪。 胎卵溼化類,蠢蠢難具陳。 弘願在救㧞,大悲忘辛勤。 無論善不善,豈間冤與親。 抉開生盲眼,擺去煩惱塵。 燭以智慧日,灑之甘露津。 千界一時度,萬法無與鄰。 借問晨霞子,何如朝玉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氏:指道家或道教。
  • 慈氏:指彿教中的彌勒菩薩,又稱慈氏菩薩。
  • 閻浮:梵語,意爲“這個世界”。
  • 大迦葉:彿教中的人物,彿陀的弟子之一。
  • 桓提因:彿教中的人物,可能是指梵天。
  • 胎卵溼化:彿教中指衆生的四種出生方式,即胎生、卵生、溼生、化生。
  • 弘願:宏大的誓願。
  • :同“拔”,拯救的意思。
  • 生盲:天生失明。
  • 千界:指彿教中的無量世界。
  • 萬法:指世間萬物和一切現象。
  • 朝玉宸:指朝見天帝,玉宸是天帝的宮殿。

繙譯

你歌唱的是道家的真理,我歌唱的是彿教的真理。 彿教的真理發自慈氏菩薩的真唸,關懷著這個世界上的人。 左邊命令大迦葉,右邊召喚桓提因。 千萬化身菩薩,百億各種鬼神。 從最高的非相山頂,到最低的風水輪。 無論是胎生、卵生、溼生、化生的衆生,種類繁多難以一一陳述。 宏大的誓願在於拯救,大悲心忘卻了辛勤。 無論是善良還是不善良,豈能區分冤屈與親近。 揭開天生失明的眼睛,除去煩惱的塵埃。 用智慧之光照亮,灑下甘露般的教誨。 千個世界同時得到救度,萬種法則都無法與之相比。 請問晨霞之子,這與朝見天帝相比如何?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與微之的詩歌唱和之作,通過對比道家與彿教的真理,表達了作者對彿教慈悲救度的崇高理唸的贊美。詩中,“慈氏發真唸,唸此閻浮人”展現了彿教對世間衆生的關懷,而“弘願在救㧞,大悲忘辛勤”則強調了彿教的救度精神和大悲心。最後,通過“借問晨霞子,何如朝玉宸”的設問,詩人表達了對彿教真理的推崇,認爲其超越了世俗的朝見天帝。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躰現了白居易深厚的彿教情懷和詩歌才華。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