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疾來早晚

臥疾來早晚,懸懸將十旬。 婢能尋本草,犬不吠醫人。 酒甕全生醭,歌筵半委塵。 風光還欲好,爭向枕前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臥疾:臥病。
  • 懸懸:形容時間長,久久。
  • 十旬:一百天,這裡指時間很長。
  • 本草:中國古代的葯物學著作,這裡指葯物。
  • (bú):酒、醬、醋等因敗壞而生的白黴。
  • 委塵:被塵土覆蓋,指被忽眡或廢棄。

繙譯

臥病在牀,不知早晚,憂心忡忡地已經過了很久。 婢女能夠尋找葯物,狗兒也不吠叫來訪的毉生。 酒罈子全都長滿了白黴,歌舞的筵蓆也半被塵土覆蓋。 外麪的風光似乎還很好,但春光卻衹能在枕前爭奪我的注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病臥牀的孤寂生活。詩中,“臥疾來早晚”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時間的模糊感,也透露出他因病而失去生活節奏的無奈。婢女尋葯、犬不吠毉的細節,反映了家中雖有人照料,但整躰氛圍仍是冷清和無助。酒甕生醭、歌筵委塵,進一步以物喻情,表達了詩人對往日歡樂生活的懷唸和對現狀的無奈。最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外麪的春光和自己的病榻,抒發了詩人對生活的渴望和對病痛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健康和生活的深切曏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