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成大行皇帝輓歌詞四首奉敕撰進

化成同軌表清平,恩結連枝感聖明。 帝與九齡雖吉夢,山呼萬歲是虛聲。 月低儀仗辭蘭路,風引笳簫入柏城。 老病龍髯攀不及,東周退傅最傷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化成:教化成功。
  • 同軌:古代稱諸侯或大夫的靈車同用一條軌轍,後引申爲同路而行,這裏指全國統一。
  • 表清平:表明國家太平。
  • 恩結:恩情深厚。
  • 連枝:比喻關係親密,如同連理枝。
  • 聖明:指皇帝的英明。
  • 九齡:指長壽,傳說中九十歲的老人。
  • 山呼萬歲:古代臣民對皇帝的祝頌之詞,形容聲音響亮。
  • 虛聲:空洞的聲音,沒有實際意義。
  • 月低:月亮低垂,形容夜晚。
  • 儀仗:皇帝出行時所用的儀仗隊。
  • 蘭路:指皇帝的御道。
  • 笳簫:古代的樂器,這裏指哀樂。
  • 柏城:指皇帝的陵墓,因多植柏樹而得名。
  • 龍髯:龍的鬍鬚,比喻皇帝。
  • 東周退傅:指東周時期的賢臣退隱。

翻譯

教化成功,全國統一,表明國家太平,皇帝的恩情深厚,如同連理枝,我們感激皇帝的英明。皇帝與九十歲的老人一樣長壽,雖然是個吉祥的夢,但山呼萬歲的聲音只是空洞的。月亮低垂,儀仗隊離開了御道,風中傳來哀樂,進入了皇帝的陵墓。老病之身無法攀附皇帝,東周時期的賢臣退隱,最是令人傷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已故皇帝的哀悼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國家太平和皇帝恩德的讚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同軌」、「連枝」、「九齡」等,來描繪皇帝的偉大和國家的繁榮。後兩句則通過「月低儀仗」、「風引笳簫」等景象,營造出一種哀傷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皇帝逝世的深切悲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作爲唐代大詩人的高超藝術成就。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