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

勿訝春來晚,無嫌花發遲。 人憐全盛日,我愛半開時。 紫蠟黏爲蒂,紅蘇點作蕤。 成都新夾纈,樑漢碎胭脂。 樹杪真珠顆,牆頭小女兒。 淺深妝駮落,高下火參差。 蝶戲爭香朵,鶯啼選穩枝。 好教郎作伴,合共酒相隨。 醉玩無勝此,狂嘲更讓誰。 猶殘少年興,不似老人詩。 西日憑輕照,東風莫殺吹。 明朝應爛熳,後夜更離披。 林下遙相憶,尊前闇有期。 銜杯嚼蕊思,唯我與君知。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半開:指花朵未完全盛開的狀態。
  • 紫蠟:形容花蒂的顏色,紫中帶蠟黃。
  • 紅蘇:指花瓣的紅色,鮮豔如蘇木。
  • (ruí):花蕊。
  • 夾纈:古代的一種染色工藝,此處指染色的布料。
  • 胭脂:紅色的顏料,常用於化妝。
  • 樹杪(miǎo):樹梢。
  • 妝駮落:妝飾斑駁脫落。
  • 火參差:火光閃爍不齊。
  • 離披:散亂,零落。

翻譯

不要驚訝春天來得晚,也不要嫌棄花開得遲。人們愛惜花兒全盛的時光,我卻偏愛那半開的時候。花蒂紫蠟般黏着,花蕊點綴着鮮紅的蘇木色。成都的新染布,梁漢的碎胭脂。樹梢上掛着珍珠般的果實,牆頭彷彿站着小女兒。妝容淺深斑駁,火光高下閃爍不齊。蝴蝶在爭搶香花,黃鶯在挑選安穩的枝頭。好讓郎君作伴,與酒相伴。醉中玩賞無此勝景,狂放的嘲笑更無人能及。還殘留着少年的興致,不像老人的詩篇。西邊的陽光輕輕照耀,東風不要猛烈吹拂。明天應該會更加燦爛,後夜或許更加零落。林下遙遙相憶,酒前暗暗有約。舉杯嚼着花蕊思索,只有我和你知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春天花朵半開狀態的獨特喜愛,通過對比全盛與半開的美,表達了對自然之美的細膩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色彩和生動的意象,如「紫蠟黏爲蒂,紅蘇點作蕤」,展現了花朵的嬌豔與生命力。同時,詩人與花、酒、伴侶的互動,透露出一種閒適與自在的生活態度。結尾處的「銜杯嚼蕊思,唯我與君知」則深化了詩人與伴侶間共享美好時光的私密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清新與雅緻。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