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事詠懷

官俸將生計,雖貧豈敢嫌。 金多輸陸賈,酒足勝陶潛。 牀煖僧敷坐,樓晴妓捲簾。 日遭齋破用,春賴閏加添。 老向歡彌切,狂於飲不廉。 十年閒未足,亦恐涉無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官俸:官員的薪水。
  • 生計: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此処意爲比不上。
  • 陸賈:西漢初期的政治家、文學家,以富有著稱。
  • 陶潛:東晉時期的詩人,以隱居田園、好酒著稱。
  • 僧敷坐:僧人鋪開坐墊坐下。
  • 妓卷簾:妓女卷起窗簾。
  • 齋破用:齋戒期間的開銷。
  • :閏年或閏月,此処指時間的延長。
  • :更加。
  • :節制。
  • 無厭:不滿足。

繙譯

官員的薪水足以維持生活,雖然貧窮,又怎敢嫌棄。雖然金錢比不上富有的陸賈,但酒量卻勝過好酒的陶潛。牀鋪溫煖,僧人鋪開坐墊坐下,樓上晴朗,妓女卷起窗簾。每天齋戒的開銷已經很大,春天因爲閏月而顯得更加漫長。年紀越大,歡樂越是深切,飲酒時也越發不加節制。十年的閑適生活還未滿足,也擔心自己會變得貪得無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官職生活的自嘲與滿足。詩中,他以貧而不嫌、酒勝陶潛自況,顯示出一種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生活態度。通過對比陸賈的富有和陶潛的酒量,白居易巧妙地表達了自己雖不富裕但生活自在的心境。詩的後半部分,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繪,展現了他的閑適與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透露出對未來可能的貪欲的自我警醒。整躰上,詩歌語言平實,情感真摯,躰現了白居易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哲學。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