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石山人

騰騰兀兀在人間,貴賤賢愚盡往還。 羶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 存神不許三尸住,混俗無妨兩鬢斑。 除卻餘杭白太守,何人更解愛君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騰騰兀兀:形容忙碌而不知疲倦的樣子。
  • 羶膩:(shān nì),指油膩的食物。
  • 歌鐘: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這裏指宴會中的音樂。
  • 三尸:道教術語,指人體內的三種惡欲,即貪、嗔、癡。
  • 混俗:指與世俗混同,不特別突出。
  • 餘杭:地名,今杭州。
  • 白太守:指白居易自己,他曾任杭州刺史。

翻譯

我忙碌而不知疲倦地在人間奔波,與各種身份的人交往。在油膩的宴席中,我只能飲酒,而在音樂宴會中,我獨自思考着山林的寧靜。我修煉精神,不讓三尸(貪、嗔、癡)停留,雖然與世俗混同,但我的兩鬢已經斑白。除了我這個杭州的白太守,還有誰能夠真正懂得享受閒適的生活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於世俗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中,「騰騰兀兀」描繪了他在人間的忙碌,而「羶膩筵中唯飲酒,歌鐘會處獨思山」則展現了他對繁華宴會的淡漠和對山林寧靜的嚮往。最後兩句自問自答,顯示了他對自己閒適生活的自得和自豪,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孤獨感,因爲除了他自己,似乎無人能真正理解並欣賞這種生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反映了白居易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