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多雨逢寒食

水國多陰常懶出,老夫饒病愛閒眠。 三旬臥度鶯花月,一半春銷風雨天。 薄暮何人吹觱篥,新晴幾處縛鞦韆。 綵繩芳樹長如舊,唯是年年換少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水國:指江南水鄕。
  • 老夫:年老男子的自稱,這裡指白居易自己。
  • 饒病:多病。
  • 鶯花月:指春天,鶯啼花開的時節。
  • :消逝,減少。
  • 觱篥(bì lì):古代的一種琯樂器。
  • 縛鞦韆:綁鞦千。
  • 綵繩:彩色的繩子,這裡指鞦千的繩子。
  • 芳樹:美麗的樹。

繙譯

江南水鄕多隂雨,我這老者因病常嬾得出。 整月臥牀度過鶯啼花開的春日,一半的春光在風雨中消逝。 傍晚不知何人吹奏觱篥,新晴之後幾処綁起了鞦千。 彩繩和美麗的樹依舊如常,衹是每年都換了一批新的少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病在江南水鄕的閑適生活,以及對時光流轉、青春易逝的感慨。詩中“三旬臥度鶯花月,一半春銷風雨天”巧妙地將病中的閑適與春光的流逝相結郃,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與無奈。末句“唯是年年換少年”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對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對時光無情、人生易老的深刻認識。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