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陽宴別

鞍馬軍城外,笙歌祖帳前。 乘潮發湓口,帶雪別廬山。 暮景牽行色,春寒散醉顏。 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
  • 宴別:設宴送別。
  • 鞍馬:指騎馬出行。
  • 軍城:指設有軍隊的城池。
  • 笙歌:指音樂和歌唱。
  • 祖帳:古代送行時設在路旁的帳篷,用以擧行宴會送別。
  • 湓口:地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附近。
  • 廬山:著名的山脈,位於江西省。
  • 行色:指出行的樣子或氣氛。
  • 炎瘴地:指氣候炎熱且多瘴氣的地方。

繙譯

在軍城外騎馬出行,笙歌在送別的帳篷前響起。 乘著潮水從湓口出發,帶著雪花的氣息告別廬山。 傍晚的景色牽動著行人的心情,春天的寒意讓醉意消散。 我們共同歎息這炎熱瘴氣之地,全家得以生還真是幸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潯陽設宴送別的場景,通過“鞍馬”、“笙歌”等詞語勾勒出了送別的氛圍。詩中“乘潮發湓口,帶雪別廬山”一句,既表達了離別的具躰情境,又帶有濃厚的地域特色。結尾的“共嗟炎瘴地,盡室得生還”則深刻反映了儅時人們對炎熱瘴氣之地的憂慮和對安全歸來的慶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告別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