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昭君村

靈珠產無種,彩雲出無根。 亦如彼姝子,生此遐陋村。 至麗物難掩,遽選入君門。 獨美衆所嫉,終棄出塞垣。 唯此希代色,豈無一顧恩。 事排勢須去,不得由至尊。 白黑既可變,丹青何足論。 竟埋代北骨,不返巴東魂。 慘澹晚雲水,依稀舊鄉園。 妍姿化已久,但有村名存。 村中有遺老,指點爲我言。 不敢往者戒,恐貽來者冤。 至今村女面,燒灼成瘢痕。
拼音

注釋

不敢:一作“不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靈珠:比喻珍貴、美麗的人或物。
  • 彩雲:比喻美好、絢麗的事物。
  • 姝子:美麗的女子。
  • 遐陋:偏遠而簡陋的地方。
  • 至麗:極其美麗。
  • 遽選:迅速被選中。
  • 君門:皇帝的宮門,指皇宮。
  • 獨美:獨自美麗。
  • :嫉妒。
  • 塞垣:邊塞的城牆,這裏指邊疆。
  • 希代色:稀世的美色。
  • 顧恩:眷顧和恩寵。
  • 勢須去:形勢所迫必須離開。
  • 至尊:皇帝。
  • 丹青:繪畫,這裏指史書或記載。
  • 代北:代郡以北,指邊疆地區。
  • 巴東:地名,指昭君的故鄉。
  • 慘澹:暗淡無光。
  • 依稀:模糊不清。
  • 妍姿:美麗的容貌。
  • 遺老:年老的村民。
  • :留下。
  • 來者:後來的人。
  • 瘢痕:疤痕。

翻譯

靈珠並非有種可產,彩雲也非有根可出。 就像那位美麗的女子,生於這偏遠簡陋的村莊。 她的美麗難以掩蓋,迅速被選入皇宮。 獨自美麗卻招來衆人的嫉妒,最終被拋棄到邊疆。 這樣稀世的美色,難道沒有得到一絲眷顧和恩寵? 形勢所迫必須離開,無法由皇帝決定。 黑白尚可改變,史書或記載又何足論。 最終埋骨於代郡以北,魂魄未能返回巴東故鄉。 晚雲和水色暗淡無光,模糊中彷彿是舊時的鄉園。 美麗的容貌已化去很久,只剩下村名留存。 村中有年老的村民,指點着爲我講述這段往事。 不敢前往是爲了警戒,恐怕留下後來人的冤屈。 至今村中的女子,臉上燒灼出疤痕。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昭君村的描繪,反映了昭君悲劇的一生。詩中,「靈珠」、「彩雲」等意象比喻昭君的非凡美貌,而「遐陋村」、「塞垣」則突出了她的出身與命運的巨大反差。詩人通過對比昭君的美貌與悲慘命運,表達了對她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時也揭示了宮廷鬥爭的殘酷和女性命運的無奈。結尾處村女臉上的疤痕,更是深刻地象徵了昭君悲劇的延續和影響。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痛,是對歷史悲劇的深刻反思。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