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註釋
- 祇(zhǐ):只。
- 琅玕(láng gān):形容竹之青翠,也指竹。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麝月:月亮。
- 闌(lán):殘,盡。
翻譯
絕世只有西施,衆多花卉唯有牡丹。月亮中徒有桂樹,天上肆意誇讚蘭花。夜晚在金波中洗濯,清晨把玉露傾殘。性情應該輕視荷花,根本如同青竹一般。耀眼如同千片彩霞,在風中似美麗的絲織品一端。稍微適宜經歷過夜的雨水,尤其覺得能忍耐春寒。聽說在開元年間,開始下令種植在御欄。貴妃嬌豔想要與牡丹相比,侍女都嫉妒羞於去看。精巧類似織錦機織出,光彩攢聚如明月一團。暫時移栽到公子的府第,又種到杏花壇。豪傑之士傾盡錢財購買,貧窮儒士藉着乘車觀看。葉子中藏着梧桐樹上的鳳凰,枝條搖動如鏡子中的鸞鳥。好似笑賓客剛到,又如憂愁酒要飲盡。詩人忘了芍藥,僧人慚愧於檀香。濃烈適合名爲壽,姿容能想到姓潘的美人。潔白的光翻動着白鷺的羽毛,丹紅的豔麗如同雞冠般火紅。燕子拂過驚訝還會說話,蜜蜂貪花被困還不安寧。倘若能讓它紅着臉笑,也能解得那緊蹙的翠眉。有年少有年長的像並生的花萼,驕傲地寄託着合歡的情意。休息時枝葉可移向多條道路,不用腳走就能到衆多官員處。太陽照耀着香房被拆除,風拂過花蕊花粉變幹。只好用青玉盤來酬謝,聲稱用碧玉盤來盛裝。玉璧要用價值連城的去交換,珍珠要用十斛去判斷價值。更想到最初花苞裂開,哪裏能有不同的在泥土中蟠踞。詩賦應留下遺憾,農事典籍只是大致記載。魯班也雕刻不出來,延壽也會把筆寫盡。醉酒的客人一同攀折,美麗的女子可惜冒犯被制止。才知道來到園苑,完全勝過在山林之間。泥土經常澆灌,庭院又寬闊。若是與桃李相比,更覺得模仿很難。
賞析
這首詩全面且生動地描繪了牡丹的美麗與獨特。詩中用西施來襯托牡丹的絕世之美,通過與月中桂、天上蘭等的對比,突出其卓然地位。描寫牡丹在夜月、晨露中的姿態,其經雨耐寒的特質,還提及了其在歷史中的地位,如開元年間的種植情況。用貴妃、侍女等的反應來側面烘托牡丹之美。詩中對牡丹的顏色、形態、氣質等進行了細膩的刻畫,如「奪目霞千片,凌風綺一端」等,展現其嬌豔絢麗、姿態萬千。同時也描述了與牡丹相關的各種情境,如被豪士購買、被儒士觀賞等。最後強調了牡丹在各種場景中的獨特韻味和價值,如與桃李比較等,表達了對牡丹深深的讚美之情。整首詩語言華麗,意象豐富,盡顯白居易對牡丹的鐘愛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