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賓郡齋即事寄楊萬州

山上巴子城,山下巴江水。 中有窮獨人,強名爲刺史。 時時竊自哂,刺史豈如是。 倉粟喂家人,黃縑裹妻子。 莓苔翳冠帶,霧雨霾樓雉。 衙鼓暮復朝,郡齋臥還起。 回頭望南浦,亦在煙波裏。 而我復何嗟,夫君猶滯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巴子城:古城名,在今重慶市巴南區。
  • 巴江水:指流經巴地的江水,即今嘉陵江。
  • 窮獨人:指孤獨貧困的人。
  • 刺史:古代官名,相當於現代的州長或市長。
  • 竊自哂:私下裏嘲笑自己。
  • 倉粟:倉庫中的糧食。
  • 黃縑:黃色的細絹,這裏指衣物。
  • 莓苔翳冠帶:莓苔覆蓋了帽子和腰帶,形容生活簡陋。
  • 霧雨霾樓雉:霧雨使得城樓顯得朦朧不清。
  • 衙鼓:官府中的鼓聲,用以報時或召集。
  • 郡齋:郡守的官邸。
  • 南浦:地名,在今重慶市南岸區。
  • 煙波:水面上瀰漫的霧氣。
  • 夫君:對男性的尊稱,這裏指楊萬州。

翻譯

山上是古老的巴子城,山下流淌着巴江水。 城中住着孤獨貧困的人,他勉強被稱爲刺史。 他時常私下嘲笑自己,難道刺史就是這樣的嗎? 倉庫的糧食餵養家人,黃色的細絹包裹着妻子。 莓苔覆蓋了帽子和腰帶,霧雨使得城樓朦朧不清。 官府的鼓聲從早到晚,我在郡守的官邸中起臥。 回頭望向南浦,它也在煙波之中。 而我還有什麼可嘆息的,我的朋友楊萬州仍滯留在此。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南賓郡守任上的孤獨與貧困,以及對友人楊萬州的思念。詩中通過對比巴子城與巴江水的自然景象,以及刺史的簡陋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現狀的自嘲和對友人的同情。詩的結尾,作者以一種超然的態度,表達了對友人滯留的無奈與理解,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豁達的情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