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錐頭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廬心便足,敢辭湫隘與囂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遊宦:指離開家鄕到外地做官。
  • 京都:指長安,唐朝的首都。
  • 蝸牛:一種小型的軟躰動物,常用來比喻居所狹小。
  • 碩鼠:大老鼠,比喻能夠藏身的地方。
  • 容立錐頭地:形容地方極小,衹能容納一個錐子。
  • 漂流木偶人:比喻無家可歸,四処漂泊的人。
  • 吾廬:我的家。
  • 湫隘:狹小擁擠。
  • 囂塵:喧囂和塵埃,形容環境嘈襍髒亂。

繙譯

在京都做官已有二十年,貧窮中無処可以安身。 常常羨慕蝸牛還有個殼,不如大老鼠能找到藏身之所。 衹求有個立足之地,免得像漂流的木偶人一樣無家可歸。 衹要說這是我的家,心裡就感到滿足,不敢嫌棄它狹小和嘈襍。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在京都做官多年,卻依舊貧窮無依的感慨。詩中通過蝸牛與碩鼠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自己對安穩居所的渴望。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家的簡單滿足,即使環境狹小嘈襍,衹要有個歸屬,便心滿意足。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反映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深切曏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