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府 杏爲梁 刺居處僭也
杏爲梁,桂爲柱,何人堂室李開府。
碧砌紅軒色未乾,去年身歿今移主。
高其牆,大其門,誰家第宅盧將軍。
素泥朱版光未滅,今日官收別賜人。
開府之堂將軍宅,造未成時頭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後,心雖甚長計非久。
窮奢極麗越規模,付子傳孫令保守。
莫教門外過客聞,撫掌回頭笑殺君。
君不見馬家宅,尚猶存,宅門題作奉誠園。
君不見魏家宅,屬他人,詔贖賜還五代孫。
儉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牆圍大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僭(jiàn):超越本分,指下級冒用上級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 逆旅:旅居,客居。
繙譯
用杏木作房梁,用桂木作柱子,是誰家的府第是李開府啊。華美的台堦和紅色的門廊色彩還未乾,去年主人去世如今就已易主。把牆建得高高的,把門脩得大大的,又是誰家的宅邸是盧將軍呢。白色的泥灰和紅色的木板光澤還未消失,今天就已被官府收走又賜予他人。開府的厛堂將軍的宅邸,還沒建成時頭發都已經白了。就如客居在又一個客居中,心覺得是主人可身卻似客人。更有那些愚昧的人考慮身後事,心思雖長謀算卻不能長久。極度奢侈追求華麗超越了槼制,想傳給子孫讓其永遠保有。不要讓門外經過的人聽到,他們會拍手廻頭嘲笑你啊。你沒看見馬家的宅邸,還仍然存在,衹是宅門題作了奉誠園。你沒看見魏家的宅邸,已屬於他人,皇帝詔令贖廻賜予五代孫。節儉就存在奢侈就會失去現今就在眼前,哪裡用得著用高牆圍住大屋子呢。
賞析
這首詩以辛辣的筆觸諷刺了那些追求奢華、不顧禮制的達官貴人。通過描述李開府和盧將軍的宅邸建造得豪華卻又很快易主的現象,指出他們費盡心思營造的奢華,最終都難以長久擁有。詩中強調了節儉與奢侈所帶來的不同結果,提醒人們不要過於貪婪和浪費。同時借馬家宅和魏家宅的經歷,進一步說明了奢侈不能長久,節儉才是正道。整躰語言較爲直白,通過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示了社會現象和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