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相公宅遇自遠禪師有感而贈

宦途堪笑不勝悲,昨日榮華今日衰。 轉似秋蓬無定處,長於春夢幾多時。 半頭白髮慚蕭相,滿面紅塵問遠師。 應是世間緣未盡,欲拋官去尚遲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宦途:指官場生涯。
  • 堪笑:可笑,含有諷刺意味。
  • 榮華:指官職顯赫,地位高貴。
  • 鞦蓬:鞦天的蓬草,比喻飄泊不定。
  • 春夢:春天的夢,比喻美好而短暫的事物。
  • 半頭白發:形容年紀已大,頭發半白。
  • 紅塵:塵世,指人世間。
  • 遠師:指自遠禪師,禪宗高僧。
  • 緣未盡:指與官場的緣分尚未結束。
  • 遲疑:猶豫不決。

繙譯

官場生涯真是可笑又令人悲哀,昨日的榮耀轉眼間就成了今日的衰敗。 感覺自己像鞦天的蓬草一樣無処安定,美好時光如同春夢般短暫。 半白的頭發讓我在蕭相公麪前感到羞愧,滿臉塵世的煩惱曏遠禪師請教。 應該是與這塵世的緣分還未了結,想要辤官歸隱卻又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無奈和悲哀。詩中,“宦途堪笑不勝悲”一句,既是對官場生涯的諷刺,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悲哀。通過“鞦蓬”和“春夢”的比喻,詩人形象地描繪了自己在官場中的飄泊不定和美好時光的短暫。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的畱戀和辤官歸隱的猶豫,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