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照禪師同宿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滿枝。 龍門水西寺,夜與遠公期。 晏坐自相對,密語誰得知。 前後際斷處,一念不生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huì):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 晏坐:安坐,靜坐。
  • 密語:指禪師間的深奧對話,外人難以理解。
  • 前後際斷處:指時間的連續性被切斷,即超越時間的境界。
  • 一念不生時:指心無雜念,達到一種清淨無爲的狀態。

翻譯

在八年三月的最後一天,山上的梨花掛滿了枝頭。 我與龍門水西寺的禪師約定了夜晚相見。 我們靜靜地坐着,彼此相對,那些深奧的對話,又有誰能夠理解呢? 在時間似乎被切斷的瞬間,我的心中沒有一絲雜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與神照禪師夜晚相聚的情景,通過「山梨花滿枝」的春景,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詩中「晏坐自相對,密語誰得知」表達了禪師間深奧對話的神祕與超脫,而「前後際斷處,一念不生時」則體現了詩人對禪宗境界的嚮往和體驗。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