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蜀漢鐃歌十二首帝車見
顧隆中,一顧再顧三顧何從容。千秋載睹明揚風。
君臣契合魚水同。莘野幣交湯匪躬。渭川一見羅非熊。
何如三顧勤隆中。惜哉炎燼噓殘虹。創業未半中道終。
三分鼎足寧稱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顧隆中:指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蜀漢丞相,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 明揚風:指明君選拔賢才的風氣。
- 魚水同:比喻關係親密無間,如同魚與水。
- 莘野幣交:指商湯用幣帛聘請伊尹的故事,伊尹是商朝初年的政治家、思想家,被尊爲「商元聖」。
- 湯匪躬:指商湯,商朝的開國君主,以仁德治國,被尊爲聖君。
- 渭川一見羅非熊:指周文王在渭水邊遇見姜子牙(又稱呂尚、姜太公),姜子牙是周朝的開國功臣,被尊爲「太公望」。
- 炎燼:指戰火。
- 噓殘虹:比喻戰後殘破的景象。
- 三分鼎足:指三國鼎立的局面。
翻譯
回望隆中,一顧再顧三顧,多麼從容。千秋之後,我們見證了明君選拔賢才的風氣。 君臣之間的關係如同魚水般親密無間。商湯用幣帛聘請伊尹,並非爲了個人私利。周文王在渭水邊遇見姜子牙,羅網中並非只有熊羆。 相比之下,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更是何等勤勉。可惜戰火如同殘破的彩虹,創業未半就中途終結。 三國鼎立的局面,又怎能稱之爲真正的英雄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諸葛亮三顧茅廬的讚美,以及對君臣關係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明君賢臣的嚮往和對歷史英雄的緬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如商湯聘請伊尹、周文王遇見姜子牙等,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歷史知識和文學功底。同時,通過對三國鼎立局面的反思,傳達了一種對英雄時代逝去的惋惜之情。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過晉陵欲訪朱在明安二茂卿雲在明以先一日往京口矣十載之期竟左成約殊悵悵也 》 —— [ 明 ] 胡應麟
- 《 送鄧遠遊之浦陽時將以便道歸匡廬爲太公壽 》 —— [ 明 ] 胡應麟
- 《 送安頭陀還蘭陰作同少傅公四首 》 —— [ 明 ] 胡應麟
- 《 舟中即景十首再呈永叔並寄李惟寅宋忠父二君 》 —— [ 明 ] 胡應麟
- 《 射所牆東書事 》 —— [ 明 ] 胡應麟
- 《 入塞 》 —— [ 明 ] 胡應麟
- 《 李大將軍惟寅得唐吳生觀自在菩薩真跡長裾跣足天男相一洗世人稱謂之謬且莊嚴妙好六法具備非五代宋元諸名家所 》 —— [ 明 ] 胡應麟
- 《 哭汪司馬伯玉十首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