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餘兼言水鏡影
我居四大中,正如衣中著。
我豈好往來,衣當有新故。
道家貴久生,謂當長相附。
竺乾大導師,廣說無生語。
亦知海有岸,不識津樑處。
遂與二子偕,萬劫每同住。
如在百戲場,好醜安可數。
賢愚貴賤間,頭面無不具。
工拙我爲之,令子蒙譭譽。
譭譽亦非真,會當隨子去。
苟悟萬緣空,夫何憂何懼。
一醉能幾時,何以消百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餘兼言水鏡影:這是詩的標題,意爲與陶淵明、蘇軾的形影神詩相和,他們主要談及日月燈的影子,而作者則兼談水鏡中的影子。
- 明:指明朝。
- 唐時升:詩人姓名。
- 四大:佛教術語,指地、水、火、風,是構成物質世界的四種基本元素。
- 衣中著:比喻人處於物質世界之中。
- 新故:新舊,指事物的變化。
- 道家:指道教,強調長生久視。
- 貴久生:重視長久生存。
- 長相附:長期相伴。
- 竺乾:指印度,佛教發源地。
- 大導師:指佛教的高僧或佛陀。
- 廣說無生語:廣泛宣講關於無生的教義,無生指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
- 津樑處:渡口和橋樑,比喻達到無生境界的方法或途徑。
- 二子:指陶淵明和蘇軾。
- 萬劫:佛教術語,指極長的時間,無數的劫難。
- 百戲場:比喻世間萬象,各種表演。
- 好醜安可數:美醜難以計數。
- 賢愚貴賤間:在賢愚和貴賤之間。
- 頭面無不具:指人的面貌和身份各不相同。
- 工拙我爲之:指作者自己創作的優劣。
- 令子蒙譭譽:使你受到讚譽或批評。
- 譭譽亦非真:讚譽和批評都不是真實的。
- 會當隨子去:最終會隨你而去。
- 苟悟萬緣空:如果領悟到一切因緣都是空的。
- 何憂何懼:還有什麼可以憂慮和恐懼的。
- 一醉能幾時:一次醉酒能持續多久。
- 何以消百慮:如何消除各種憂慮。
翻譯
我身處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構成的世界中,就像衣服穿在身上一樣。我並不是喜歡來來去去,但衣服總有新舊更替。道教重視長久生存,認爲應當長期相伴。印度的大導師,廣泛宣講關於超越生死輪迴的教義。他們也知道海有岸,但不知道達到無生境界的方法或途徑。於是我與陶淵明和蘇軾一同,經歷了無數的劫難,始終同住。就像在百戲場中,美醜難以計數。在賢愚和貴賤之間,人的面貌和身份各不相同。我創作的優劣,使你受到讚譽或批評。但讚譽和批評都不是真實的,最終會隨你而去。如果領悟到一切因緣都是空的,還有什麼可以憂慮和恐懼的呢?一次醉酒能持續多久,如何消除各種憂慮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佛教和道教思想的融合,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詩中,作者以衣服比喻人生在世,指出一切都是無常的,新舊更替是自然規律。同時,作者通過對無生境界的探討,表達了對超越生死輪迴的嚮往。詩的最後,作者提出了一種超脫的態度,認爲只有領悟到一切因緣都是空的,才能真正消除憂慮和恐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洞察。

唐時升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受業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專意古學。後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無一爽者。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裏婁堅、程嘉燧並稱練川三老。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爲《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
唐時升的其他作品
- 《 田家即事四首 》 —— [ 明 ] 唐時升
- 《 秋雨過徐爾常園再宿海曙樓三首 》 —— [ 明 ] 唐時升
- 《 送殷無美先生之南都三首其二 》 —— [ 明 ] 唐時升
- 《 和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規林二首北城新構佛廬餘於月夜數過之見城中霧氣瀰漫渺然如江湖中獨高樹浮水面耳 》 —— [ 明 ] 唐時升
- 《 漁陽 》 —— [ 明 ] 唐時升
- 《 夏氏池亭六首 》 —— [ 明 ] 唐時升
- 《 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餘兼言水鏡影 》 —— [ 明 ] 唐時升
- 《 和沈公路除夕元旦詩六首其三辛酉元旦 》 —— [ 明 ] 唐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