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歸田園居六首幽居鮮人事日涉舍後池上有作
士方不遇時,意氣常鞅鞅。
野鶴在雞棲,能無雲際想。
羽毛正離披,九霄安得往。
君看園中蔬,亦因膏雨長。
人生何不爲,達者貴道廣。
衡門且棲遲,世人正鹵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鞅鞅(yāng yāng):形容憂鬱不樂的樣子。
- 野鶴在雞棲:比喻有才能的人處於低下的地位。
- 離披:散亂的樣子。
- 九霄:天空的最高處,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膏雨:滋潤的雨,比喻恩澤。
- 衡門:橫木爲門,指簡陋的房屋,比喻隱居的生活。
- 棲遲:停留,居住。
- 鹵莽:粗魯,不精細。
翻譯
當士人不得志時,他們的情緒常常顯得憂鬱不樂。就像野鶴被困在雞羣中,怎能不向往雲端的高遠?它的羽毛雖然散亂,但九霄之上的夢想又怎能實現?你看園中的蔬菜,也因爲滋潤的雨水而茁壯成長。人生何必不有所作爲,達觀的人貴在心胸寬廣。簡陋的房屋裏暫且棲身,世人的行爲卻如此粗魯不精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比喻和對比,表達了士人在不得志時的苦悶心情以及對高遠理想的嚮往。詩中「野鶴在雞棲」形象地描繪了有才能者處於低下地位的無奈,而「九霄」則象徵着他們心中的理想境界。後半部分則通過蔬菜因雨而長的自然景象,啓示人們即使處境不佳,也應保持寬廣的心態,不應被世俗的粗魯所影響。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唐時升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受業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專意古學。後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無一爽者。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裏婁堅、程嘉燧並稱練川三老。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爲《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
唐時升的其他作品
- 《 和雜詩十一首雨潦不歇獨居一室多憂生之嗟 》 —— [ 明 ] 唐時升
- 《 和擬古九首從京師歸以篇籍自娛有感輒賦 》 —— [ 明 ] 唐時升
- 《 和飲酒二十首初夏天氣微熱方不欲飲偶龔仲和邀看園中新綠出所藏名酒意甚樂之次日捉筆和淵明先生飲酒詩數篇與 》 —— [ 明 ] 唐時升
- 《 項幼輿期同程仲貞登顯靈閣望西山積雪以路滑不果因過敝止小飲賦得陽字 》 —— [ 明 ] 唐時升
- 《 對酒懷裏中諸同好四首 》 —— [ 明 ] 唐時升
- 《 和擬古九首從京師歸以篇籍自娛有感輒賦 》 —— [ 明 ] 唐時升
- 《 和雜詩十一首雨潦不歇獨居一室多憂生之嗟 》 —— [ 明 ] 唐時升
- 《 園中十首 》 —— [ 明 ] 唐時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