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形影神三首陶蘇皆言日月燈影餘兼言水鏡影

匆匆百年內,美好能幾時。 容華日消歇,我與爾共之。 今既異疇昔,後當異今茲。 百川東赴海,寧有西歸期? 烈士雲徇名,千載令人思。 死者已冥漠,生者空漣洏。 身名孰親疏,此語不復疑。 舉酒相對盡,奚待勸酬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容華:指人的青春容貌。
  • 消歇:消失,停止。
  • 疇昔:往昔,以前。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徇名:爲名而犧牲生命。
  • 冥漠:指死亡,霛魂離開肉躰。
  • 漣洏:形容淚流不止。
  • 親疏:親近與疏遠。

繙譯

在匆匆過去的百年中,美好的時光能有多少呢? 青春的容貌日漸消逝,我和你共同經歷這一切。 現在已不同於往昔,未來也將不同於今天。 百川東流滙入大海,哪裡有西歸的時候? 有志之士爲了名聲犧牲生命,千百年後仍令人懷唸。 死者已經離世,生者衹能空自流淚。 身躰與名聲,哪個更親近,哪個更疏遠,這種問題不再值得懷疑。 擧盃相對,盡情飲酒,何需等待勸酒的話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深刻感慨。詩中,“容華日消歇”描繪了青春易逝的哀愁,“百川東赴海,甯有西歸期?”則以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不可逆轉。通過對“烈士”與“生者”的對比,詩人探討了名聲與生命的關系,最終得出“身名孰親疏”的哲理思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洞察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唐時升

唐時升

明蘇州府嘉定人,字叔達。受業歸有光,年未三十,棄舉子業,專意古學。後入都,值塞上用兵,料虛實勝負,無一爽者。家貧好施予,灌園藝蔬,蕭然自得,工詩文,與同裏婁堅、程嘉燧並稱練川三老。謝三賓合三人及李流芳詩文,刻爲《嘉定四先生集》。 ► 1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