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

· 胡儼
居庸關,山蒼蒼,山頭雉堞連雲長。一夫臨關,萬夫莫當。 古稱秦關百二強,何如居庸殿朔方。氈裘編髮俱來王,此時正值天雨霜。 龍虎臺前沙草黃,天壽峨峨冠中央。拜謁二陵心孔傷,蔥蔥佳氣浮蒼茫。 神遊不返涕泗滂,天寒落日照大荒。飢鶻嘯風狐兔藏,肩輿復度冰河傍。 僕伕黯淡顏無光,皮裘貂帽凍欲僵。舉頭但見南雁翔,居庸關,山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居庸關:位於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北部,是長城的重要關口之一。
  • 蒼蒼:形容山色深青,蒼茫無際。
  •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牆上的矮牆,用以掩護守城士兵。
  • 臨關:守衛關口。
  • 百二強:形容秦關堅固,難以攻破。
  • 殿朔方:指居庸關在北方的重要地位,如同宮殿一般堅固。
  • 氈裘編髮:指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和髮型。
  • 來王:來朝見君王,表示臣服。
  • 天雨霜:形容天氣寒冷,下霜。
  • 龍虎臺:地名,位於居庸關附近。
  • 天壽:山名,位於北京昌平區。
  • 冠中央:形容山峯高聳,如冠冕般位於中央。
  • 二陵:指明十三陵中的兩座陵墓。
  • 蔥蔥佳氣:形容景色美好,氣象萬千。
  • 神遊不返:指對逝去的歷史或人物的懷念和哀思。
  • 涕泗滂:形容淚水和鼻涕如雨下,極度悲傷。
  • 大荒:指廣闊無垠的荒野。
  • 飢鶻(hú):飢餓的鷹。
  • 肩輿:轎子。
  • 冰河:結冰的河流。
  • 黯淡:形容臉色不好,無光。
  • 貂帽:用貂皮製成的帽子。
  • 南雁翔:指南方的雁羣飛翔,常用來象徵季節的變遷或離別的情感。

翻譯

居庸關,山色蒼茫,山頂的城牆連綿不斷,彷彿與雲相連。一人守關,萬人難攻。古人稱秦關堅固無比,但怎能比得上居庸關在北方的堅固地位。穿着氈裘、編着發的北方民族都來朝見君王,此時正值天寒地凍,下着霜。

龍虎臺前,沙草已黃,天壽山高聳入雲,如冠冕般位於中央。拜謁明十三陵中的兩座陵墓,心中充滿悲傷,美好的氣象在蒼茫中浮現。對逝去的歷史或人物懷念不已,淚水和鼻涕如雨下,天寒地凍,夕陽照耀着廣闊的荒野。飢餓的鷹在風中呼嘯,狐兔躲藏起來,我乘坐轎子再次渡過結冰的河流。僕人的臉色黯淡無光,皮裘和貂帽都快要凍僵了。擡頭只見南方的雁羣飛翔,居庸關,山色依舊蒼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居庸關的雄偉景象和北方嚴寒的氣候,通過對比秦關與居庸關的堅固程度,突出了居庸關在北方的重要地位。詩中還融入了對歷史和人物的懷念之情,以及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情感和精湛的藝術表現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通過對居庸關的描繪,傳達了對邊關守衛的敬仰和對歷史變遷的感慨。

胡儼

胡儼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號頤庵。於天文、地理、律歷、醫卜無不究覽,兼工書畫。洪武二十年以舉人官華亭教諭。永樂初薦入翰林,任檢討。累官北京國子監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總裁官。仁宗時進太子賓客兼祭酒。有《頤庵文選》。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