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檻行送沈純父北上
所属合集
註釋
折檻(zhé jiàn):在欄杆上伸出手臂,送別的意思。沈純父:指沈約,字純父,南朝梁代文學家。北上:往北方去。
翻譯
北風吹動地上的霜雪,沈約穿戴整齊等待出發。騎着白馬,銀鞍閃閃地走向燕京,受到天子的召見在黃金闕前。 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但已無法言說。人生的綱常猶如一根線,沈約旁觀時眼中的淚水如斷線般流淌。 三年來忍受着對父母的冷落,七尺身軀與妻兒告別。一夜之間飛書呈上給明主,百官和皇帝都爲之震驚。 宮廷中人們動容詢問他的忠誠,他請求能夠軀體殘缺地侍奉在南粵。茫茫大海似乎要盡頭,野魅和山魈在那裏共同生活。 銅柱頻繁地更換着伏波戍,鐵衣上灑滿了忠臣的鮮血。桄榔樹葉下留下一絲餘蔭,豆蔻樹枝前賦予鳥兒歌唱。 鬢髮五載凋零欲盡,意氣千鈞難以折斷。讀着《離騷》引領着斗酒,怒擊着青萍唾液濺滿了酒壺。 朝霞已散去,學士們也已歸來,瘴雨和蠻煙籠罩着荒涼的碣石。忠誠和節操何其難得,文采和風流頗具魅力。 乾綱一振在壬午年,大地闢開了通往狐孽的道路。沈約奉明詔,長嘯着扁舟回到西浙。在故國裏緩緩行禮,問候高堂,痛感離別之苦。 縣官們日夜警惕着行李,驛使們匆匆忙忙地詢問着車轍。男兒們願意在裏中老去,直臣們更加樹立起端節之風。 與吳、趙、艾、鄒同時,駿馬飛黃,一同踏上征程,沈約豈能最終藏身於巖穴之中。 天上的仙人查看着河漢,腰間的刀環閃耀着明月。揮鞭再次經過五陵豪族,擊築再次招攬薊門俠客。 薊門的樓閣花草繁盛,還記得公車抱着長鋏。對策明光也匆匆草草,破舊的鞋履和短衣行走在荒野之中。 在中原相遇,我們心意相通。背誦着古代的珍寶已經陶醉,向我展示着郊居的思緒。 蒼茫的大雪覆蓋着華陽街,拂袖告別于徐生館中。風塵之中,古代的風俗依然存在,宇宙的奧祕近在眼前。 如今你在燕京,我在越國,面對困境,難免悲傷。沈約啊,舉起美酒,舉起珊瑚寶玉,一言送給你,自知此去中外的期望。 兒童和走卒都在談論着你,堅毅的心如同石頭和鐵塊。金銀財寶並不是你所追求的,忠誠和膽識才是真正的。 三公九列的尊貴易於保持,萬姓千秋的口碑難以中斷。尊華仍然遵守着大禹的教誨,仲甫也在補充周王的闕。 朝廷上有善政,祿位可供享用,但事情有時需要直言,即使被拒絕也要堅持。 風雲變幻之際,努力奮鬥,樹立功業。竹帛的旗幟依然高懸,但有時也要及早離開。 出身的男子必須要有偉大的氣概,呼嘯而出,異日儒生手持兵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朝梁代文學家沈約北上的場景,表現了他忠貞不渝、忍辱負重的品質。詩中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現了沈約在逆境中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政治風雲和社會風貌。詩人胡應麟通過這首詩歌,讚頌了沈約的忠誠和勇氣,表達了對沈約的敬佩和欽佩之情。
胡應麟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送安頭陀還蘭陰作同少傅公四首 》 —— [ 明 ] 胡應麟
- 《 早春汪司馬伯玉抵嚴陵以手札見招先此奉柬期司馬過小園時仲淹同至 》 —— [ 明 ] 胡應麟
- 《 擬古二十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重九前一夕宗魯攜具泛舟中流月光澄徹千里如練命北部樂人合絲竹二奚童以南音佐之丙夜改席登臺暢飲主客鹹潦倒 》 —— [ 明 ] 胡應麟
- 《 武林夜泊雪大作晨起柬陸履素使君 》 —— [ 明 ] 胡應麟
- 《 同邦相攜酒蘭陰送曹子念入閩作 》 —— [ 明 ] 胡應麟
- 《 歌者陳邵兩生別餘二十餘載忽與遇長安邸中一曲辭去 》 —— [ 明 ] 胡應麟
- 《 舟中觀漁人舉網再賦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