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仲秋同內齋至姑蘇江口因東暘年兄抉臺佐守之報遂別去臺約明春訪予於金臺然內齋於東暘舅甥至懿也予於內齋乃白首知已也思其別憶其來情自無已詩以將之

· 唐穆
仗劍遙同萍水遊,那堪江柳又分舟。 知音人去絲桐冷,倚玉筵開叢桂留。 白首行藏緣我定,青天肝膽許誰酬。 相思獨望在秋月,猶憶春光共上樓。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仗劍:手持寶劍。
  • 萍水:比喻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
  • 絲桐:指琴。古人削桐爲琴,練絲爲弦,故稱。
  • 倚玉:比喻依附他人。
  •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 肝膽:比喻真誠的心。

翻譯

我們手持寶劍,像萍水相逢般遠遊,怎忍心看到江邊的柳樹又分別登舟。 知音人離去後,琴聲顯得冷清,依附他人的宴席上,桂花依舊留香。 白髮的命運因我而定,青天之下,我的真誠心意又該向誰訴說。 相思之情,獨自在秋月下凝望,還記得春光中我們一起登樓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與知音分別後的深情思念和孤獨感。詩中,「仗劍遙同萍水遊」描繪了與知音的偶然相遇和共同遊歷的情景,而「江柳又分舟」則突顯了分別的無奈。後句通過「絲桐冷」和「叢桂留」的對比,抒發了知音離去後的孤寂和回憶中的溫馨。結尾的「相思獨望在秋月」更是深化了這種思念之情,春光共上樓的回憶則增添了一抹溫暖的色彩。

唐穆

唐穆,字養吾。冑長子。瓊山(今屬海南省)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九)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有《餘學錄》。傳附康熙《瓊山縣誌》卷七《唐胄傳》。唐穆詩以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海南叢書》第三集《傳芳集》(唐胄、唐穆、唐秩父子三人詩文合集)所收唐穆詩爲底本,參校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民國二十四年海南書局印行)。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