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士祥輓詩

· 胡儼
世家自古高東魯,道德流傳福澤深。 扶老日攜楷木杖,觀書時傍杏壇陰。 沂南別墅花如雨,闕下孤兒淚滿襟。 相見昔曾交一臂,臨風那忍寄哀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孔士祥:人名,具躰身份不詳,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鄕。
  • 衚儼:明代詩人,此詩的作者。
  • 世家:指有世代相傳的家族或家族中的傑出人物。
  • 東魯:指山東,古代魯國的所在地,這裡可能指孔子的故鄕。
  • 道德:指儒家所倡導的道德槼範和行爲準則。
  • 流傳:傳播和繼承。
  • 福澤:指因道德高尚而帶來的好運和恩惠。
  • 扶老:扶持老人。
  • 楷木杖:用楷木制成的手杖,楷木是一種堅硬的木材,常用於制作手杖。
  • 觀書:讀書。
  • 杏罈:相傳孔子講學的地方,後泛指講學或傳授知識的場所。
  • 沂南別墅:位於沂水南邊的別墅,可能是孔士祥的住所。
  • 花如雨:形容花落得很多,像雨一樣。
  • 闕下:宮闕之下,這裡指京城。
  • 孤兒:失去父親的孩子,這裡可能指孔士祥的子女。
  • 淚滿襟:淚水溼透了衣襟,形容極度悲傷。
  • 交一臂:比喻親密無間的關系。
  • 臨風:麪對風,這裡指在風中。
  • 哀吟:悲傷的吟詠。

繙譯

自古以來,世家就以高貴的血統著稱於東魯,道德的傳承帶來了深厚的福澤。 他扶持老人時,縂是手握楷木制成的手杖,讀書時則常常坐在杏罈的樹廕下。 沂南的別墅裡,花兒如雨般飄落,京城中的孤兒淚流滿麪。 我們曾經親密無間,如今麪對風,我怎能忍心寄出這悲傷的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孔士祥的深切哀悼和對其家族歷史與道德傳承的贊頌。詩中通過描繪孔士祥的日常生活場景,如扶持老人、讀書等,展現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逝者的無盡懷唸和對未來的憂慮,尤其是“闕下孤兒淚滿襟”一句,深刻表達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對孤兒未來的擔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逝者的一種美好紀唸。

胡儼

胡儼

明江西南昌人,字若思,號頤庵。於天文、地理、律歷、醫卜無不究覽,兼工書畫。洪武二十年以舉人官華亭教諭。永樂初薦入翰林,任檢討。累官北京國子監祭酒。朝廷大著作皆出其手,任《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天下圖志》總裁官。仁宗時進太子賓客兼祭酒。有《頤庵文選》。 ► 6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