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朱可大廷平登岱八首

玉闕朱樓萬仞端,六龍輦道倚㠝岏。 懸厓翠磴雲中轉,壘嶂紅泉樹杪看。 海色曨曈三觀曉,秋聲蕭瑟五鬆寒。 天門咫尺君應見,比似人間路更難。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玉闕朱樓:指華麗的宮殿建築。
  • 六龍:古代傳說中天子的車駕由六匹龍馬牽引。
  • 輦道:指帝王車駕所經的道路。
  • 㠝岏(cuán wán):形容山勢險峻。
  • 懸厓:懸崖。
  • 翠磴:青翠的石階。
  • 雲中轉:形容山路曲折,彷彿在雲中盤旋。
  • 壘嶂:連綿不斷的山峯。
  • 紅泉:指山間的瀑布或溪流,因陽光照射而呈現紅色。
  • 樹杪:樹梢。
  • 曨曈(lóng tóng):形容日光初出,天色微明。
  • 三觀:指泰山上的三座觀景臺。
  • 秋聲蕭瑟:秋天的聲音,形容秋風淒涼。
  • 五鬆:指泰山上的五棵松樹,是泰山的著名景點。
  • 天門:指泰山的天門,是登山的重要關口。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翻譯

站在萬仞高的玉闕朱樓之上,六龍車駕的輦道依傍着險峻的山峯。懸崖邊的青翠石階在雲中盤旋,連綿的山峯和紅色的泉水在樹梢間可見。海色在微明的天光中逐漸顯現,三觀臺的清晨,秋風帶來五鬆的寒意。天門近在咫尺,你應當能看見,但相比人間道路,這裏更加艱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泰山的壯麗景色和艱難歷程。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玉闕朱樓」、「六龍輦道」、「懸厓翠磴」等,展現了泰山的雄偉與險峻。同時,通過對「海色曨曈」、「秋聲蕭瑟」的描寫,傳達了清晨的寧靜與秋日的淒涼。結尾的「天門咫尺君應見,比似人間路更難」則深刻表達了登山的艱辛與人生的哲理,即看似近在咫尺的目標,實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勇氣。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