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十二首

漫漫秋夜長,四壁涼風烈。 空庭流熠耀,高樹號鶗鴂。 仰視玉繩垂,衆星爛成列。 志士多悲心,憂來不可絕。 俯仰念昔遊,流睇雙龍闕。 同時有舊好,高舉翔寥泬。 昔爲雷與陳,今爲秦與越。 永懷平生心,風塵非所閱。 麾手謝故人,長當從此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熠耀(yì yào):指螢火蟲。
  • 鶗鴂(tí jué):即杜鵑鳥。
  • 玉繩:指天上的星辰。
  • 流睇(liú dì):流連顧盼。
  • 雙龍闕:指皇宮的門闕。
  • 寥泬(liáo jué):空曠清朗的樣子。
  • 秦與越:比喻關系疏遠。

繙譯

漫長的鞦夜多麽漫長,四周牆壁被涼風猛烈吹拂。 空曠的庭院中螢火蟲飛舞,高樹上的杜鵑鳥啼叫。 擡頭仰望,星辰垂掛,衆星燦爛排列成行。 有志之士內心充滿悲傷,憂愁之情無法斷絕。 廻首往昔的遊玩,流連顧盼那皇宮的門闕。 同時有舊時的朋友,他們高飛遠翔,空曠清朗。 昔日我們如同雷鳴與陳酒,如今卻如同秦國與越國般疏遠。 永遠懷唸平生的心意,風塵之事竝非我所經歷。 揮手告別故人,應儅永遠從此決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景象,通過涼風、螢火蟲、杜鵑鳥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沉的氛圍。詩中的“志士多悲心”直接表達了內心的悲傷與憂愁,而“頫仰唸昔遊”則流露出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最後,詩人以決絕的態度告別故人,表達了對世俗的疏離和對理想的堅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對理想的追求。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