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關

· 尹耕
漢家鎖鑰惟玄塞,隘地旌旗見紫荊。 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並朔雲平。 峯巒百轉真無路,草木千盤盡作兵。 誰識廟堂柔遠意,戟門煙雨試春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鎖鑰:比喻軍事重鎮,門戶要地。
  • 玄塞:指長城。
  • 斥堠:古代用來瞭望敵情的土堡,這裏指邊防前哨。
  • 沙磧:沙漠。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朔雲:北方的雲。
  • 廟堂:指朝廷。
  • 柔遠:安撫遠方的民族或國家。

翻譯

漢朝的軍事重鎮只有長城,險要之地旌旗飄揚在紫荊關。 瞭望塔直通沙漠之外,邊防的瞭望樓高聳與北方的雲齊平。 山峯蜿蜒曲折彷彿無路可走,草木叢生如同千軍萬馬。 誰能理解朝廷安撫遠方的深意,在戟門前的煙雨中嘗試春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紫荊關的險要地勢和邊防的嚴峻景象,通過「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並朔雲平」等句,生動展現了邊疆的遼闊與邊防的堅固。後兩句則通過「草木千盤盡作兵」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邊疆的荒涼與戰備的緊張。最後兩句則巧妙地融入了朝廷的安撫政策,以「戟門煙雨試春耕」的景象,暗示了和平與發展的願景。

尹耕

明蔚州衛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進士。性嗜酒,好談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邊臣玩忽,武備廢弛,作《塞語》十一篇,申明邊防虜勢之要害。嚴嵩見而才之。起知州,數月中遷兵部員外郎,出爲河間知府,大修武備。旋擢河南兵備僉事,被劾下獄,戍遼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