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歌八首上楚中丞

· 尹耕
陽河西帶鎮寧流,順聖川南是蔚州。 比歲凶荒猶在眼,向來荼毒幾曾收。 靈關背出紅沙嶺,直峪斜通白草溝。 封殖紫荊端在此,倉場芻粟可深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河: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
  • 鎮寧:地名,可能指鎮寧堡,明代軍事要塞。
  • 順聖川:河流名,流經今河北省張家口市一帶。
  • 蔚州:古地名,今河北省蔚縣。
  • 比歲:連年。
  • 凶荒:指連年的災荒。
  • 荼毒:嚴重的災害,比喻苦難。
  • 靈關: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險要的關口。
  • 紅沙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直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白草溝: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紫荊:指紫荊關,明代重要關隘,位於今河北省易縣。
  • 倉場:倉庫和場院,指糧食儲備的地方。
  • 芻粟:指糧食和飼料。

翻譯

陽河如帶環繞着鎮寧堡,順聖川的南面是蔚州。 連年的災荒景象仍在眼前,過去的苦難尚未完全消解。 從靈關背向紅沙嶺,直峪斜斜地通向白草溝。 紫荊關的穩固就在這裏,倉庫中的糧食和飼料需要深思熟慮的籌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邊疆地區的荒涼景象和軍事要塞的重要性。詩中通過對地理環境的描述,展現了邊疆的艱苦和連年災荒的慘狀,同時強調了紫荊關的戰略地位和糧食儲備的重要性。詩人的筆觸既展現了邊疆的自然風貌,也透露出對國家安全的深切關懷。

尹耕

明蔚州衛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進士。性嗜酒,好談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邊臣玩忽,武備廢弛,作《塞語》十一篇,申明邊防虜勢之要害。嚴嵩見而才之。起知州,數月中遷兵部員外郎,出爲河間知府,大修武備。旋擢河南兵備僉事,被劾下獄,戍遼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