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八首

· 尹耕
綠鬢傷春畫省郎,十年簪笏戀明光。 長貧曼倩糟糠厭,多病相如藥餌忙。 憂國屢揮南望淚,思家空斷北歸腸。 何時得奉公車問,應有封章錦瑟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綠鬢:指年輕時的黑髮。
  • 傷春:因春天而感到悲傷,常用來形容對逝去青春的哀愁。
  • 畫省郎:指在朝廷中任職的官員。
  • 簪笏:古代官員上朝時所戴的冠飾和手持的笏板,這裏代指官員的身份。
  • 明光:指朝廷或皇帝的光輝。
  • 曼倩:指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這裏用作自比。
  • 糟糠:指粗劣的食物,比喻貧困的生活。
  • 相如:即司馬相如,這裏用作自比。
  • 藥餌:藥物。
  • 南望淚:指向南方望去而流下的淚水,表達對國家的憂慮。
  • 北歸腸:指向北方歸去的願望,表達對家鄉的思念。
  • 公車:指朝廷的使者或官員。
  • 封章:指封存的奏章,表示希望有機會向皇帝上書表達自己的意見。
  • 錦瑟:一種樂器,這裏可能指美好的生活或理想。

翻譯

年輕時的黑髮已逝,我作爲朝廷的官員,十年間對這光輝的朝廷充滿了依戀。儘管我長期貧困,生活簡樸,如同司馬相如那樣多病,忙於服藥。我屢次因憂國而向南方望去,淚水不禁流下,思念家鄉的心情也讓我斷腸。不知何時能有機會奉命上書,表達我的意見,那時我應該能在美好的生活旁,享受安寧。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對當前困境的感慨以及對未來的期望。詩中,「綠鬢傷春」和「十年簪笏」描繪了作者從年輕到中年的轉變,以及對朝廷的深厚感情。通過自比司馬相如,作者表達了自己的貧困和疾病,但同時也顯示了他的文學抱負和對國家的忠誠。最後,作者希望能有機會向皇帝表達自己的意見,反映了他對改變現狀的渴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抱負。

尹耕

明蔚州衛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進士。性嗜酒,好談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邊臣玩忽,武備廢弛,作《塞語》十一篇,申明邊防虜勢之要害。嚴嵩見而才之。起知州,數月中遷兵部員外郎,出爲河間知府,大修武備。旋擢河南兵備僉事,被劾下獄,戍遼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