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恆山:位於今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五嶽中的北嶽。
- 結秀:指山勢雄偉,景色秀麗。
- 祠殿:指岳廟中的祭祀建築。
- 千秋:千年,形容時間長久。
- 飛石:傳說中恆山有飛石,秦始皇曾因此封恆山爲北嶽。
- 斷碑:殘破的石碑。
- 曾勒:曾經刻有。
- 漢文章:指漢代的碑文或銘文。
- 牟那:指牟那山,位於今山西省忻州市。
- 三關:指雁門關、寧武關、偏頭關,是古代北方的重要關隘。
- 滹沱:滹沱河,流經河北省的一條重要河流。
- 九曲:形容河流蜿蜒曲折。
- 天子:指皇帝。
- 北伐:向北方的征戰。
- 玄塞:指北方的邊塞。
- 金湯:金城湯池的簡稱,比喻堅固的防禦工事。
翻譯
恆山的秀美景色源自我的家鄉,千年的祠殿在曲陽聳立。 飛石的傳說已不再傳頌秦時的歲月,但斷碑上仍刻有漢代的文章。 山脈連綿至牟那山,與三關相近,其勢壓過蜿蜒九曲的滹沱河。 當今的皇帝正憂慮北方的征戰,願將這北方的邊塞封爲堅固的金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恆山的雄偉景色及其歷史意義,通過對恆山飛石、斷碑等歷史遺蹟的提及,展現了恆山深厚的文化底蘊。詩中「天子只今憂北伐,願封玄塞作金湯」一句,不僅表達了詩人對國家邊防的關切,也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安危的深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恆山自然景觀的讚美,也是對國家命運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