鵓鴿峪

· 尹耕
鵓鴿峪,鵓鴿飛。書生畫地談兵機,一身恥潰千重圍。 千重圍,戰不止,力漸竭兮鼓聲死。胡兒馬上羨大刀,南向揶揄齊齧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鵓鴿峪: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爲邊疆地區。
  • 畫地:在地上畫圖,比喻策劃或討論。
  • 兵機:軍事策略或機密。
  • 恥潰:羞於潰敗。
  • 千重圍:形容被重重包圍。
  • 力竭:力量耗盡。
  • 鼓聲死:比喻戰鬥的士氣或動力消失。
  • 胡兒:古代對北方民族的稱呼。
  • 羨大刀:羨慕使用大刀的勇猛。
  • 南向:面向南方,指胡兒面對南方的中原地區。
  • 揶揄:嘲笑,戲弄。
  • 齧指:咬手指,表示驚訝或緊張。

翻譯

在鵓鴿峪,鵓鴿飛翔。書生在地上畫圖討論軍事策略,他以被圍困而潰敗爲恥。 他被重重包圍,戰鬥不止,力量逐漸耗盡,鼓聲也消失了。 胡兒在馬上看到使用大刀的勇猛,面向南方的中原地區,嘲笑並驚訝地咬着手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書生在邊疆地區鵓鴿峪的戰鬥場景,通過「畫地談兵機」和「一身恥潰千重圍」展現了書生的智勇和對失敗的恥辱感。詩中「力漸竭兮鼓聲死」表達了戰鬥的艱難和士氣的低落,而「胡兒馬上羨大刀,南向揶揄齊齧指」則生動地描繪了敵人的態度和反應,增強了詩歌的緊張氣氛和戲劇性。整體上,詩歌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傳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個人的英勇。

尹耕

明蔚州衛人,字子莘。嘉靖十一年進士。性嗜酒,好談兵。授知州,免官家居。痛恨邊臣玩忽,武備廢弛,作《塞語》十一篇,申明邊防虜勢之要害。嚴嵩見而才之。起知州,數月中遷兵部員外郎,出爲河間知府,大修武備。旋擢河南兵備僉事,被劾下獄,戍遼左。有《朔野集》。 ► 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