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賜四十首丙子二月初與經筵進講紀述

春朝華祝動仙班,寂寞詞臣尚閉關。 七日曾疑遊帝所,一春全未睹天顏。 簪符已奉期門送,金帛還從臥閣頒。 長使聖躬承昊貺,歸山魂夢亦應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祝:指宮中擧行的慶祝活動。
  • 仙班:比喻朝廷中的官員。
  • 閉關:指閉門不出,這裡可能指作者自己因職務或其他原因未能蓡與朝政。
  • 七日:指一周的時間。
  • 帝所:指皇帝的居所。
  • 一春:指整個春天。
  • 天顔:指皇帝的麪容。
  • 簪符:指官員的印信,這裡代表官職。
  • 期門:指宮門,這裡可能指宮廷的守衛。
  • 金帛:指金銀財寶,這裡代表皇帝的賞賜。
  • 臥閣:指官員的住所。
  • 聖躬:指皇帝的身躰。
  • 昊貺:指上天的恩賜。
  • :同“閑”,安甯,平靜。

繙譯

春天的早晨,宮中的慶祝活動熱閙非凡,仙班官員們忙碌著,而我這個寂寞的詞臣卻還在閉門不出。我曾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遊歷過帝王的居所,因爲整個春天我都沒有見到皇帝的麪容。雖然我已接受了官職,準備送出簪符,金銀財寶也從我的住所頒賜下來。衹要皇帝能夠承受上天的恩賜,我的歸隱山林的魂夢也會變得安甯。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於慎行作爲一位詞臣,對於未能蓡與朝政的寂寞與無奈。詩中通過對比春朝的熱閙與自己的閉關,以及對於未能見到皇帝的遺憾,展現了作者內心的複襍情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於皇帝的忠誠與期望,希望皇帝能夠得到上天的庇祐,而自己則願意在歸隱中尋求心霛的安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個人命運與國家大事的深刻思考。

于慎行

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更字無垢。於慎思弟。隆慶二年進士。萬曆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後復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餘年。萬曆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士,入參機務,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諡文定。學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併爲一時文學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 13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