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贈李本寧歌
一別十五年,再別十二春。人生百歲苦不滿,可堪幾作別離人。
前年君入蜀,爲李醉歌爲陳哭。酒挹玉華山色青,淚灑嘉陵江水綠。
去年君入越,曾訊朱公訪禹穴。邀歡又作湖上吟,沈侯細腰可已折。
今年君向燕京遊,千騎朱衣唱八騶。道旁忽問魯狂叟,半夜停車南陌頭。
我病伏牀君坐膝,呼兒出酒陳曲室。相看如夢燭影殘,屈指良遊話夙昔。
我年多君兩歲強,君頭如漆我如霜。浮沈聚散不盈眥,回首萬事空茫茫。
北風吹雪角曉寒,車帷欲裂嘶馬酸。莫言歲晏別離苦,更有時危道路難。
知君詞賦滿人口,六符鼎足多故友。君王倘復問同時,舊日歲星人識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挹 (yì):舀,汲取。
- 訊 (xùn):詢問,打聽。
- 禹穴:傳說中大禹的墓穴,位於浙江省紹興市。
- 沈侯:指沈約,南朝文學家,因其細腰而聞名。
- 八騶 (bā zōu):古代官員出行時的八名騎馬侍從。
- 魯狂叟:指作者自己,魯是山東的簡稱,狂叟是對自己的謙稱。
- 曲室:指密室,小室。
- 盈眥 (yíng zì):充滿眼眶,形容時間短暫。
- 六符:指六種符命,古代用來象征天命的六種祥瑞。
- 嵗星:即木星,古代認爲嵗星所在有福,常用來比喻重要人物。
繙譯
分別已有十五年,再次分別又是十二個春天。人生百年苦短,不滿百嵗,怎能忍受多次的離別。 前年你去了蜀地,我爲你唱起醉歌,爲陳舊的記憶哭泣。酒中映出玉華山的青翠,淚水灑在嘉陵江的碧綠之上。 去年你到了越地,我曾詢問硃公關於禹穴的事情。邀請歡樂,又在湖上吟詩,沈約的細腰或許已經折斷。 今年你前往燕京,千騎紅衣,唱著八騶的歌。在路旁突然遇到我這個魯地的狂叟,半夜停下車在南陌頭。 我臥病在牀,你坐在我身旁,叫孩子拿出酒來,在小室內陳設。相看如同夢境,燭光殘影,廻憶往昔的良辰美景。 我比你大兩嵗,你的頭發如漆,我已如霜。浮沉聚散,時間短暫,廻首往事,一切空空如也。 北風吹雪,角聲帶來清晨的寒意,車帷幾乎要被撕裂,馬嘶聲酸楚。不要說嵗末的離別苦楚,更有時光艱難,道路險阻。 我知道你的詞賦廣爲人知,六符鼎足,多有故友。君王如果再問起同時代的人,是否還有人記得過去的嵗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多次離別的感慨和對人生無常的哀歎。詩中通過對比自己與友人的年齡和外貌變化,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同時,通過描述與友人的相聚和離別,展現了深厚的友情和對往事的懷唸。詩的結尾,作者以自己的身份和友人的才華作對比,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的期望和對自己過去的廻憶。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於慎行的高超詩藝和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