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間闊:久別。
- 海嶽:大海和高山,比喻距離遙遠。
- 蛾眉鏡:指女子化妝用的鏡子,這裏比喻女子。
- 雁足書:古代傳說雁能傳遞書信,後比喻書信。
- 物情:事物的情理。
- 詩態:詩的風格或情調。
- 窮途:絕路,比喻困境。
- 千秋:千年,比喻時間長久。
翻譯
風塵中催促着久別的重逢,大海和高山詢問着離別的居所。 數次對着化妝鏡掩面,卻難以依靠雁兒傳遞書信。 事物的情理我豈敢妄加評斷,詩的風格你又是如何呢? 不要因爲困境而感到遺憾,千年之後我們幸好還未疏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對人生境遇的感慨。詩中「風塵催間闊,海嶽問離居」描繪了離別的遙遠與無奈,而「數掩蛾眉鏡,難憑雁足書」則通過女子化妝和雁傳書信的比喻,抒發了無法與朋友相見的愁緒。後兩句「物情吾豈敢,詩態爾何如」展示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謙遜態度,以及對朋友詩才的期待。最後,「莫作窮途恨,千秋幸未疏」則是對朋友的安慰,表達了即使面臨困境,友情依舊長存的信念。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同舍弟敬美真上人遊大佛寺遇雨作 》 —— [ 明 ] 王世貞
- 《 過莫丈方伯園亭示雲卿 》 —— [ 明 ] 王世貞
- 《 寄敬甫考功時拱辰太僕初歸裏 》 —— [ 明 ] 王世貞
- 《 張仲立移居 》 —— [ 明 ] 王世貞
- 《 歸自東九汎西九訪善權寺一首 》 —— [ 明 ] 王世貞
- 《 周稚尊忽欲遊五嶽留我山園少時得一歌爲餞且留之 》 —— [ 明 ] 王世貞
- 《 新安汪惟一徐使君子與門人也以嘗侍李於鱗先生刻其白雪樓集賦二章贈之 》 —— [ 明 ] 王世貞
- 《 贈別陳從訓時餘且入山矣 》 —— [ 明 ] 王世貞